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三十二 痘疹部(中) 痘疮外靥门主论

痘疮外靥门主论

喜泰顺曰∶痘疮顺证,点粒稀疏,根窠红活,至八九日来,浆行满足,色渐蜡黄,根晕尽化,从人中上下,靥至两腿,此正收正靥。若遇险证,及五六日气来化血成浆,头面必肿,眼鼻封塞如蒸笼透物,气不走泄而酵发也。八九日来,必串成一块,皮薄易破,脓血齐流,急以松花粉搓之,内用清凉攻毒之剂。至十朝前后,必溃烂变臭,虽为恶候,尚属可治。只要声音响亮,饮食如常,臭而不恶,外靥之盖,如鸡粪堆,此外靥之正候也。如脓浆溃烂,湿流不干,臭如尸恶,饮食不进,此为烂痘。声音短促,或失声或音哑,眼开肿消,不特无盖,形如剥兔,此外靥之死候也。大抵抓破之时,有脓血淋漓者,为外靥之候,庶几可治;纯是清水,不流脓血,不能结痂者,实为难治。 纸捻照法∶用纸捻饱蘸麻油,即用烘干,临时欲用,再蘸其油于灯上,往来略炙,令油无泡方点照之,则免热油爆伤皮肉。其照时须将门窗尽闭,至令黑暗,欲视其左,火移于右,欲视其右火移于左,上下同此法照之,则痘之多少,色之如何预知矣。麻疹则浮于皮外而肉内无根,痘疮则肉内有根而极深者也。故有以手摸之者,亦以其痘有根核而验之耳;若以目光观之,则不见矣。故不若火之为可预知也。凡以火照而儿惊搐大叫者,亦痘候也。因心火太盛而与外火相搏耳,治宜微利以导心火,否则惊搐踵作矣。 论服药法并禁解毒寒凉∶小儿多不肯服药,强之亦不能多进。然病势猖獗,非药力不能驱逐,痘属虚寒者,尚可延绵数日;属实热者,火性急速,药不可缓。故惟宜重剂脓煎,上用头服则药力方能胜病,至于乳母亦宜服大剂,使乳汁亦有药力。但解毒寒凉之药不可。痘初轻服,盖痘本于胎元,伏于肾脏,感触而出,毒莫可御也,非若诸疮之出,初发可以解毒内消而愈,已成可用解毒逐散而愈。盖脏毒属阴而最深,必藉气血送出于皮肤,运化于窠囊,收结成痂还元而后已,宁有内消者乎!宁有不成脓者乎!故诸疮可以解毒为主,而痘疮必赖气血以送毒为主也。况解毒之药,多伤胃气,多损气血,且毒有不必解者,有不可解者。如禀赋强旺,气血充足,胃强能食,自能运毒以成功,此不必解毒者也。如禀赋怯弱,气血衰微,胃虚少食,则虽调补气血,尚虞不能送毒成功,此不可解毒者也。至于解毒之方,若投之于将出之际,则寒凉抑遏毒滞于中,非徒无益而反害之;惟结痂之后,有余不尽之毒,假药力以解散之,免其流滞为痈,则可耳。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