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三十二 痘疹部(中) 荣卫论

荣卫论

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内外卫护,互为滋养,得天地生生之道而无咎矣。然荣卫根于元气,元气固则荣卫于脉之内外,阴阳相济而无间断,自能拘血附位而功成矣。 若气在内而外不及,则血载毒出为外剥,气在外而内不续,则血载毒入为内攻,阳道虚阴往从之,阴道虚阳往从之义也。是以荣卫者,气血之德也。气血者,痘毒之庐也。痘毒者,气血之贼也。荣卫德盛,则力战其贼而庐舍全,荣卫德衰,则贼肆其虐而庐舍剥,血不能载则塌,气不能拘则陷,故痘宜调补气血,血生则内固,气益则外旺,荣血得以随气之情,培根于内,卫气得以顺血之情,保障于外矣。夫人之一身,本乎荣卫。卫者,阳气所以开阖橐龠,运动枢机者也。荣者,阴血所以充溢脏腑,灌溉肢体者也。故气虚则神机息,血虚则化源绝,然二者又不可偏胜也。夫痘疮之毒,本于五脏之液,各随经络部位,直犯荣卫而出,因即气血从之,故观其里来坚浓,窠囊充长者,气之足也;根芽红活,形色润泽者,血之足也。气血既足,则痘易发易靥,不须施治,以蹈实实之戒。如平陷嫩薄者,气之病也,干枯紫黑者,血之病也,此宜责而治之,不可因循以贻后悔。然脾胃者,气血之父也。心肾者,气血之母也。肝肺者,气血之舍也。脾纳水谷,其悍气注于肾而为气,肾舍于肺而为卫,以温肉分,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也。若卫气虚则疮不起发,其毒乘气之虚而入于肺,肺受之而为陷伏,而归于肾矣。抑脾纳水谷,其精气注于心而为血,心舍于肝而为荣,以走九窍,注六经,朝百脉也。若荣血虚则疮不光泽,其毒乘血之虚而入于肝,肝受之则为痒塌,而归于心矣。故凡治此者,气病治气,血病治血,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仍以脾胃为主,而不可犯之。凡寒凉解毒,伤胃泻心之药,不可轻用也。夫血之荣,如水之溶,周流灌溉,造化潜孚,无时止息。气之卫,如域之坚,范围充固,浩然刚大,直养无害。痘之一证,始末俱赖于荣卫,淫毒之攻侮,非血气不足以表暴,形色之呈见,非血气不能以鼎峻,囊廓之布列,非血气不能以充贯,是以气血不可相离,阴阳不可相犯,而有偏胜也。血阴宜下,气阳宜上,理之然也。若痘以阴犯阳,则气失其平,而有焦紫疔 之患;以阳凌阴,则血逐于邪,而致灰煤塌陷之危。偏胜于阳,阳为热,热伤气,气虚则为陷为伏;偏胜于阴,阴为寒,寒则气血凝滞,不能生长矣。故痘之出,最宜气血调和,是以发热之时,色将放标,欲其热缓气平,二便如常,两类不甚赤,六脉不甚洪,见点累累,根肥顶尖,色甚红活者,此气血调和之候也。自一日至二三日,口无秽气,色泽光亮,以手按之,坚累可数,日长一日,身无斑点,根脚不散者,是虽有咳嗽喷嚏,呵欠惊悸之候,亦气血冲和之证也。自四日至六日,势如桃朵着露,绽然可爱,肌不甚肿,饮食如常者,此气血充润之候也。自七日至九、十日,光润如珠,浆充神旺,顶足盘红,身虽热而不烦,口虽渴而不泻者,此气血安详之侯也。自十日至十二日,根据部结痂,蜡色有神,二便调实者,此气血坚凝之候也。自十三至十六日,身朗目开,痂毒尽脱,热亦渐退者,此气血还原之候也。如宜起胀之日,而平陷嫩薄,干枯紫黑,吐泻不时,惊搐烦闷,或 或泡;如将充灌之日,而浆清顶陷,根脚散漫,饮食少进,热极神昏,灰白无脓,或焦枯肉肿;如将收靥之日,而不结痂,泻利频作,声哑阳气促,咳嗽不食者,此皆气血为病,荣卫不周,阴阳失序,致毒内攻而脏腑绝,故气血实关乎痘,岂可忽哉!若以诸疮皆属心火,而以寒凉泻心为事,致血凝毒滞,心为君主,何能运一身之血以成功耶!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