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二十五 腿膝部 疮门主论

疮门主论

陈实功曰∶ 疮乃风热湿毒相聚而成也。外 多服四生丸,内 多服肾气丸。(《正宗》) 冯鲁瞻曰∶妇人两 生疮,或胎产调理失宜,伤损脾胃,或忧思郁怒,亏损肝脾,以致湿热下注。外 属足三阳易治,内 属三阴难痊。若初起发肿赤痛,属湿毒所乘,人参败毒散。若漫肿作痛,或不肿不痛,属脾虚湿热下注,补中益气汤,或八珍汤加萆 、银花之类。若脓水淋沥,体倦少食,内热口干,属脾气虚弱,补中益气汤加白茯苓、酒炒白芍。若午后发热体倦,属血虚,前汤加川芎、熟地,或六味地黄丸。若肢体畏寒,饮食少思,脾肾虚寒,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丸。色赤属热毒易治,色黯属虚寒难治。(《锦囊》) 疮(图缺) 周文采曰∶夫 疮者,皆由肾脏虚寒,风邪毒瓦斯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阴交之侧,风热毒瓦斯流注两脚生疮,肿烂疼痛臭秽,步履艰难。此疮生于 骨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难易愈也。(《集验》) 申斗垣曰∶里 是足厥阴肝经,外 是足阳明胃经主之。(《启玄》) 又曰∶裙边疮是受裙边风所致,不戒房事,故久久不瘥。 又曰∶腿 生疮,最忌房事,犯之则渐渐开张腐臭,故有伤守疮之名,言其不守禁忌也。今人因其搔痒,遂疑疮中惹指甲锋,名之曰伤手疮,实非也。 又曰∶裙边疮,即裤口风疮。 又曰∶裤口毒,生踝骨之上者是也。 《明医集》云∶一女子患 疮,百药罔效,每月医治新肉长满,忽疮中流血,三日渐止,别无他苦,众医不识,或一医问曰∶月经如期否?女曰∶已一年不至矣。医遂用引血归经药服之月余,外以生肌膏丹收口而愈。此乃抑郁损伤肝脾,错经之证,所以引血归经,归故道而疮自愈矣。 《心法》曰∶外 属足三阳经,湿热结聚而成,早治易于见效。内 属足三阴经,湿兼血分虚热而成,且 骨皮肉浇薄,难得见效,极其缠绵。(《金鉴》) 蒋示吉曰∶ 疮红者多热,肿者多湿,痒者多风,痛者属实,早宽而暮肿者属气虚下陷。初起者风热湿毒为多,日久者下陷湿热为胜。(《说约》)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