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二十 胸膺脐腹部 乳痞门主论

乳痞门主论

陈远公曰∶有左乳内忽大如桃,又不疼,色亦不赤,身发热,体渐瘦损,人以为痰气郁结也。谁知肝气不舒乎?夫乳属阳明,乳肿宜责阳明矣。而余独谓之肝,不起世人之疑乎?夫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亦不舒矣。盖胃见木之郁,唯恐来克,畏首畏尾,伏而不扬;乳又近两胁,两胁肝之位也,与肝相远尚退缩不敢舒,今与肝为邻,亦何敢吐气哉?气不舒而肿满之形成,气不敢舒而畏惧之色现,不疼不赤,正见畏惧也。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用加味逍遥散∶柴胡二钱,白芍五钱,陈皮五分,当归、栝蒌、半夏白术茯神各三钱,人参甘草川芎各一钱,水煎服。十剂内消矣。去栝蒌又十剂,不再发矣。此方解肝之滞,肝解而胃气不解而自舒;盖以栝蒌、半夏专治胸中积痰,痰去肿尤易消也。《冰鉴》) 陈实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 窦汉卿曰∶奶 ,是十五六岁女子经脉将行,或一月两次,或过月不行,多生寡薄形体虚弱。乳上只有一核可治;若串成三四个难治。宜调经开郁治之,多用夏枯草。 乳痞(图缺) 又曰∶乳癖,乃五六十岁老人多生此疾,不成脓不可用凉药敷服,逼令毒入脏腑则危。 冯鲁瞻曰∶奶栗即乳栗,又名乳癖。破者少有生,须用参、 、归、芍大补兼解毒,外以丁香末敷之。(《锦囊》) 申斗垣曰∶如妇人年近五十以外,气血衰败,当时郁闷,乳中结核,天阴作痛,名曰乳核。久之一年半载,破而脓水淋漓,日久不愈,名曰乳漏。(《启玄》) 岐天师曰∶男子乳房忽然壅肿如妇人之状,按之疼痛欲死,经年累月不效者,乃阳明之毒瓦斯结于乳房之间也。然此毒非疮毒,乃痰毒也。若疮毒何能经久,必然外溃,今经年累月,壅肿如故,非痰毒而何?法当消其痰,通其瘀,自然奏功如响矣。以化圣通滞汤主之。此方妙在金银花蒲公英直入阳明之经,又得清痰通滞之药为佐,附子引经,单刀直入,无坚不破,又何患痰结之不消。或疑附子大热,诸痛皆属于火,似不可用,殊不知非附子不能入于至坚之内,况又有栀子、芍药之酸寒,虽附子大热,亦解其性之烈矣,又何疑于过热哉。(《秘录》)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