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十七 咽喉部 喉癣门主论

喉癣门主论

书云∶喉癣即肺花疮。 冯鲁瞻曰∶阴虚咳嗽,久之喉中痛者必有疮,名曰肺花疮。用坎离汤加元参、桔梗甘草。不可用冰片吹药,恐辛散疮转溃也。(《锦囊》) 陈实功曰∶凡痰火劳嗽,咳伤咽痛者,无法可治。(《正宗》) 汪省之曰∶肺花疮,即俗谓喉生鱼鳞刺也,难救。(《理例》) 奎光曰∶喉刺多因先患痨病重证,既多虚火上升,荣血已枯,其喉上 有红点密密如蚊蚤咬者,死勿治。 陈远公曰∶人有生喉癣于咽门之内,以至喉痛。其证必先作痒,面红耳热而不可忍,后则咽唾随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快,久则成形作疼,变为杨梅红瘰,或疼或痒,而为癣矣。夫癣必有虫在咽喉之地,此因肾水之耗,以致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兼治杀虫以治癣,庶几正固邪散,虫可尽扫也。化癣神丹∶元参、麦冬各一两,白苏子、白薇甘草紫菀、鼠粘子、白芥子各一钱,百部三钱,水煎服,二剂疼少止,又四剂癣虫尽死。换用润喉汤∶熟地、麦冬各一两,薏仁五钱,桑白皮、生地各三钱,山萸肉四钱,贝母、甘草各一钱,水煎服,十剂痒痛俱除矣。方中再加肉桂一钱饥服,为善后之计,万举万全也。(《辨证冰鉴》) 奎光曰∶喉癣,乃虚火上炎,肺金太旺,致攻牙关,生如哥窑纹样,又如秋叶背后红丝,饮食阻碍,咽痛虽不致殒命,久则咽喉失音而不救。 又曰∶喉癣用碧丹吹,不时服膏子药,再服煎剂加大贝母下气,守戒一月愈。(方载咽喉门。)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