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十二 颧脸部 腮颔发门主论

腮颔发门主论

王肯堂曰∶腮颔发生腮脸,属足阳明经风热所致。(《准绳》) 又曰∶金腮疮,生于颊腮,初如米粒,渐大如豆,久而不治,溃蚀透颊,属阳明经。治不得法,溃烂不敛,口吐臭痰,喘急神昏者死。 冯鲁瞻曰∶腮痈,乃胃家经络也。(《锦囊》) 又曰∶咽痛颔肿,脉洪大面赤者,羌活胜湿汤加黄芩甘草桔梗各五分。 朱丹溪治两腮肿,用细辛草乌等分为末,入蚌粉、猪脂调敷。口含白梅,置腮边良久,出涎,肿退消时,肿必先向下。 古一人因惊骇后,常用手指甲掐住两颊,遂致两颊破损,心懊 不安,脉数而实,诸药不愈。用《活幼方》中牛黄清心凉膈丸,数服而愈。 澄曰∶腮颔发者,其势大,即腮痈,又名鱼腮毒。而金腮疮者,其势小,多生于嗜酒之人,糟粕之味熏蒸胃腑,是以腮颔结肿 痛。初起,四妙汤主之,寒热加荆芥防风葛根赤芍;已成加白芷;将溃加穿山甲皂角刺;溃后四妙汤加白芷排脓。二三剂脓尽,速于生肌收口,不得妄自追蚀提药,防其透膜。此症全赖补托,兼戒房事,庶不致收口腮凹,亦可免夫成鱼腮漏,终年淌水也。均照痈疽门治法,毋庸另立主方。 腮颔发(图缺)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