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六 论疮疡欲呕作呕呃逆

论疮疡欲呕作呕呃逆

薛立斋曰∶夫疮疡作呕,不可泥于毒瓦斯内攻,而概用败毒等药。如热甚 痛,邪气实也,仙方活命饮解之。作脓 痛,胃气虚也,托里消毒散。脓熟胀痛,气血虚也,先用托里散,后用针以泄之。 痛便秘,热蕴于内也,内疏黄连汤导之。若因寒药伤胃而呕者,托里建中汤。胃寒少食而呕者,托里益中汤。虚寒淫而呕者,托里温中汤。肝木乘脾而呕者,托里抑青汤。胃脘停痰而呕者,托里清中汤。脾虚自病而呕者,托里益黄汤。郁结伤脾而呕者,托里越鞠汤。若不得详究其源,而妄用攻毒之药,则肿者不能溃,溃者不能敛矣。丹溪虽曰肿疡时呕,当作毒瓦斯攻心治之,溃疡时呕,当作阴虚补之,殊不知此大概之言耳。即《内经》诸痛痒疮,皆属心火之意。况今之热毒内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岂可执前圣之言,而药今人之病欤! 刘河间曰∶夫疮疡时呕,当作湿气侵胃,倍用白术。 朱丹溪曰∶诸逆上冲,呕哕,皆属于火。然治呕须分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疡后,当作阴虚补之。 冯鲁瞻曰∶夫痈疽呕逆有二∶一因初起失于内托,伏热在心;一因脾气不正,伏热在脾。在心者则心烦身热, 肿作痛;脾气不正者,则不烦热,但闻秽气便呕。故治痈疽,多用香药者,盖气血闻香则行,闻臭则逆,疮疡多因营气不从,逆于肉里,郁结为脓,得香则气血流行。凡疮本腥秽,又闻臭触则愈甚,若毒入胃则呕哕,古人用之,可谓有理。即如饮食,亦须调令香美,以益脾土,养其真元,可保无虞矣。 申斗垣曰∶夫呕者,有声无物谓之呕,是气病也。有物无声谓之吐,是血病也。凡疮疡肿痛之时,即有呕声或吐,当诊其脉,如洪数实大,或便秘不喜冷冻饮料者;宜降火清中,黄连解毒汤。如喜热饮而恶寒者,作呕便利如常,宜养胃调中汤。如脉微细,肠鸣腹痛,作泄而呕者,托里温中汤、二神丸。再以香砂六君子汤治之,饮食顿进,十全大补汤亦可。有患疮疡未溃,而作呕及恶心者,乃疮毒之甚内攻,胃气原虚,故有此证,宜六君子汤加香砂、生姜治之。如疮疡已溃,而作呕作恶心者,或不食痞满,肠鸣腹痛,大便利,作呕及哕声不绝,不得安眠,昏愦时发,宜托里温中汤治之。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辛温,佐以苦温,姜附能温中外阳气,自里之表,故为君;羌活苦辛温,能透关节耳。 窦汉卿曰∶夫呃逆,乃胃中虚冷之极,宜香、附、丁、沉。 丹溪曰∶内托散性凉,治呕,有降火之理。(即护心丹。) 《精要》云∶呕逆有二证∶一证谓初发不曾服内托散,伏热在心,宜内托;一证谓气虚,脾气不正,宜嘉禾散。 朱丹溪曰∶治呕须分先后,肿疡时当作毒瓦斯上攻治之,溃后当作阴虚治之,若年老因疽溃后,呕逆不食者,宜参 白术膏峻补取效。 薛立斋曰∶热毒内攻而呕者寡,脾胃虚寒而呕者多,当脉证辨之。 杨氏曰∶鼻衄初愈,不曾表汗,毒在经络,则背发大疽,自肩下连腰胁,肿硬如石,其色紫黑,以凉药投之,终夜大呕,连进内托散呕止。 李东垣曰∶呕吐无时,手足厥冷,脏腑之虚也。 娄全善治一男子肿疡,呕,诸药不止,用独参汤一服,呕即止。 薛立斋曰∶喜热恶寒而呕者,宜温养胃气;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 南院使戴元礼曰∶如恶心者,无声无物,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胃口,止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 张景岳曰∶予尝饮食少思,吞酸嗳腐,诸药不应,惟服理中汤,及附子理中丸有效。盖此证,皆因中气虚寒,不能运化郁滞所致,故用温补之剂,使中气温和,自无此证矣。 胡公弼曰∶若气血两虚发呕,而舌尖干燥者,必死。 蒋示吉曰∶脾胃将倾,则饮食作呕,宜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不应加附子(《说约》) 经曰∶诸吐呕酸水,及水液混浊者,皆属热,诸呕吐涎,澄澈清冷者,皆属寒。如天寒则水清,天热则水浊之义。又有胃热胃寒之分,辨之以口渴与不渴耳。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