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二 论持手诀消息法

论持手诀消息法

夫诊候之脉法,常以平旦为纪,阴气未散,阳气未动,饮食未进,血气未乱,经脉未隆,络脉调匀,故乃可诊有疾之脉。若遇仓卒病患,不拘此论。《内经》所谓持脉有道,以虚静为宝,但可澄神静虑,调息凝心,视精明,察五色,听声音,问所苦,方始按尺寸,别浮沉,以此参照,决死生之分矣。复观患人身形长短肥瘦,老少男女,性情缓急,例各不同,故曰形气相得者生,三五不调者病。谓如室女尼冠,脉当濡而弱;婴儿孺子之脉,细而疾;三四岁者,呼吸之间,脉当七八至为平,比夫常人特不同耳。大抵男子先诊左手,女子先诊右手,男子左脉大则顺,女子右脉大则顺。 大凡诊脉,先以中指揣按掌后高骨,骨下为关,得其关位,然后齐下两左右二指,若臂长人疏排其指,若臂短人密排其指,三指停稳,先诊上指曰寸口,浮按消息之,中按消息之,重按消息之,上竟消息之,下竟消息之,推而外之消息之,推而内之消息之;然后先关后尺消息之,亦类此。若诊得三部之中,浮、沉、滑、涩、迟、疾不调,何病所主,外观形色,内察脉候,参详处治以忠告之,不可轻言谈笑,乱说是非,左右瞻望,举止忽略,此庸医也。 输经络孙图(图缺) 左手经络图(图缺) 《皇极经》云∶人之四肢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也,一脉三部,寸、关、尺也;一部三候,浮、中、沉也,所以应之九数也,可谓脉之理亦微矣。 人有四时之正脉,有平生之常脉,有内伤之变脉,有外感之邪脉,有重阴之脉,有重阳之脉,有阳虚而阴乘之脉,有阴虚而阳乘之脉,有阳极而阴生之脉,有阴极而阳生之脉,有独见之脉,有兼见之脉,有初病之脉,有将愈之脉,有可治之脉,有不治之脉,有左右、上下、表里之间,有余不足,惟在乎分别阴阳,能分别阴阳,斯可以识脉之体。 刘复真曰∶昔王叔和以七表八里脉决人之生死,然又文理浩繁,莫若撮其枢要,以浮、沉、迟、数四脉为宗,知风气冷热主病,且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为虚,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迟而有力为痛,迟而无力为冷,数而有力为热,数而无力为疮。更分三部,在何部得之,若在寸部,主上焦头面胸隔之疾,关部主中焦肚腹脾胃之疾,尺部主下焦小腹腰足之疾,诊其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者又当以意会而加精别,庶不致按寸握尺之诮云。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