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十二 颧脸部 时毒门主方

时毒门主方

加味甘桔汤 甘草 桔梗 荆芥(各三钱) 牛蒡子(炒,二钱) 贝母(一钱五分) 薄荷(五分) 水煎服。 若两颐肿盛者加丹皮三钱,柴胡一钱五分。 普济消毒饮 神治天行疫毒、大头诸病。 牛蒡子(炒) 连翘 桔梗 甘草 板蓝根 马屁勃 橘红 玄参 柴胡 僵蚕(炒,各二钱)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新升麻(七分) 人参(三钱) 为末。汤调服之或蜜丸嚼化,或有加当归川芎。如便闭加酒炒大黄一钱利之,肿热甚者砭法刺之。一方有薄荷一钱,无人参。 此方黄连黄芩味苦,泻心肺热以为君;橘红、元参苦寒,生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以为臣;连翘、鼠粘、薄荷味苦辛平,板蓝根味甘寒,马屁勃、僵蚕味苦平,散肿消毒以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不得伸之郁气,桔梗味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如是调治,方可保全。 耳边腮肿 五倍子湿纸包烧存性研末,鸡子白调糊遍敷,立消。 无风寒腮赤肿 安丝鱼煨汤吃自消。 敷法 如意金黄散用葱汁、黄蜜调敷,中留一孔透气,外用桑皮纸扯碎贴之,如干,纸外以蜜水润之,自消。 时毒 腮 治风寒郁热,耳边腮颐结肿,恶寒发热, 赤口干,每年仲春小阳时令,必多此症。有只肿一边者,有先肿一边,一二日又肿一边,亦有两边齐肿者,名曰时毒。更有两颏硬肿颔下肿者,名曰蛤蟆毒。均宜疏寒散热,不得骤用寒凉冰伏。 葛根 荆芥 防风 桔梗 甘草 白芷 赤芍 连翘 泽泻 白水煎。二三剂后加贝母、牛蒡子、玄参、银花、夏枯草、丹皮、山栀、柴胡,按症加减,七日自消。 头疼,耳边发肿,太阳 腮,俱疼不可忍(周鹤仙)生大黄(一两) 青木香 姜黄 槟榔(各三钱) 共为细末,醋蜜调敷患处,中留一孔出气,干则换敷,二三次即愈。 又方 生大黄葱汁调敷四围,中露一顶自消。 又方 醋调锻石,敷之即消。 又方 生大黄 黄柏 赤小豆 石膏 穿山甲(各等分) 共研细末,醋调敷。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