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四 任脉

任脉

歌曰∶ 任脉二十四穴,任脉起中枢,循腹上关元,承浆与廉泉,天突璇玑转,花盖与紫宫,玉堂不可缓,膻中名元儿,中庭膺 纂,鸠尾巨阙由上脘,中脘建里又下脘,水分到神阙,阴交气海须不舛,石门与关元,中极曲骨亦不远,循腹而中行,会阴两阴显。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咙,属阴脉之海。其见证也,若内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 任脉,妊也,行腹部中,为生养之本,乃奇经脉也。 任脉图(图缺) 颐前∶承浆一穴(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下陷中,足阳明之会。) 颔下∶廉泉一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仰而取之,阴维、任脉之会。) 膺 ∶天突一穴(一名五户,在项结喉下四寸宛宛中。)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 华盖一穴(在璇玑上二寸。)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 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 膻中一穴(一名元儿,玉堂下一寸六分,两乳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腹中行∶鸠尾一穴(在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形,故名。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歧骨之际下行一寸是也。) 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手太阳、足阳明之会也。) 中脘一穴(脐上四寸,胃募也,谓上纪也。)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为幽门。)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 神阙一穴(在脐中。)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阴交下五分。)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三分,三焦募,女子禁灸。)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募,谓下纪也。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一穴(脐下四寸,一名气原、玉泉,三阴会。) 曲骨一穴(一名回骨,在横骨之上陷毛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 会阴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后,一名屏翳,两阴间是也。) 冲脉 冲者,通也。言上至头,下至足,通十二经之气血,其脉起于气冲,并阳明经夹脐上行,至胃中而散,即脐之动气脉也。其见证也,气逆而里急。 带脉 带者,束也,总束诸经之脉也。其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见证也,苦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按∶季胁在肋下,接髋骨之间是也。又曰即胁下肋骨之尽处,短骨间是也。 阳跷脉 跷者,健也,是人动足之所由也。其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穴而止。其见证也,阴缓而阳急,阳跷得之,太阳之列。 两足跷脉者,有阴有阳,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泛滥之患。故人身之有经络,犹天地之有河道,血脉之营运经络,犹源泉之传流河道,河道壅塞,则水势之泛滥无拘,源泉枯涸,则地道之脉气闭塞,人身血气之于经络,亦然也。 阴跷脉 义与阳跷同。其脉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而止。其见证阳缓而阴急。阴跷本诸少阴之别。 阳维、阴维脉 维者,维持之义,为诸脉之纲维。阳维之脉,起于诸阳之会,阴维之脉,起于诸阴之交。二经之见证也,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持,惊则痴愚,喜则恍惚。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