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疡医大全

> 卷四 膀胱

膀胱

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又曰∶膀者言其横于前阴之旁,以通水也。胱者,言其质之薄而明也。合而言之,以其由虚而实,旁通水道,通身虚松,可以蓄水,渐渍而渗入胞中,胞满而溺出也。 膀胱图(图缺) 又曰∶膀胱当十九椎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有下口,无上口,当脐上一寸水分穴处为小肠下口,乃膀胱上际,水液由此别回肠,随气泌渗而入,其出其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出气不化,则闭塞下窍而为癃肿。后世诸书,有言其有上口无下口,有言上下俱有口者,皆非。 《难经》曰∶膀胱重九两二铢,纵广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口广二寸半。 又曰∶足太阳经膀胱。 又曰∶是经多血少气。 又曰∶申时气血注于膀胱。 《灵枢》曰∶膀胱在小腹之内。 又曰∶鼻孔在外,膀胱漏泄。 《难经》曰∶膀胱以虚受水,为津液之腑,有上口而无下口,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泻,气海之气不足,则秘涩不通。 经曰∶水液自小肠泌别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 东垣曰∶膀胱虽为津液之腑,至于受盛津液,则又有胞,而居膀胱之中。 《类纂》曰∶膀胱者,胞之室也。 经曰∶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甲乙经》曰∶膀者,横也。胱者,广也。言其体横广而短也。 经曰∶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 又曰∶厥气客于膀胱,则梦游行。 又曰∶膀胱有热则淋闭,膀胱不约为遗溺。(溺,音尿,谓睡中遗尿也。) 又曰∶膀胱,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实,约下焦而不通,足三焦脉虚,不约下焦则遗溺也。膀胱,又名足三焦也。 又曰∶是动病则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病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 又曰∶所生病者,痔,疟,狂,颠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背痛,小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太阳膀胱引经药歌∶ 申膀泽(泻)滑(石)茵陈(肉)桂,猪(苓白)茯(苓)羌(活)麻(黄黄)柏蔓(荆子)亲,行下大黄并(白)术泽, (本) 羌防己檗同因。 膀胱实热,小便赤涩。虚寒,小便数,或漏精,精冷浓稠如米泔。 《灵枢》曰∶肾应骨,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 又曰∶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胫、踝后皆热。 《入门》曰∶膀胱病者热结下焦,小腹苦满,胞转小便不利,令人发狂。冷则湿痰上溢而为多唾,小便淋漓或遗尿。 又曰∶膀胱虚则小便不禁,宜既济丸,加减八味丸,倍山萸,加乌药益智、故纸。实则小便不通,宜益元散、葵子汤、(葵子、茯苓枳实木通黄芩甘草猪苓车前子、瞿麦滑石、姜引。《济生》) 五苓散,膀胱主药也。 《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又曰∶遗尿狂言,目反直视,为膀胱绝也。 又曰∶膀胱之脉为足太阳,其终也,戴眼反折螈 ,其色白,绝汗乃出,绝汗出则死矣。 经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病心澹澹大动,是寒伤心也。 又曰∶肿胀水肿有十种之分,腹急肢瘦,为膀胱水。 补∶橘核龙骨益智仁、续断、菖蒲。 泻∶芒硝泽泻滑石车前子。 温∶茴香乌药。 凉∶生地、甘草梢、黄柏。 引经报使∶ 本、羌活上行,黄柏下行。

返回目录 >> 《疡医大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