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外台秘要

> 卷第三十五 小儿将息衣裳浓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二十八首

小儿将息衣裳浓薄致生诸痫及诸疾方并灸法二十八首

广济疗小儿惊痫,体羸不堪,疗子母五痫煎方。 钩藤(二分) 知母 子芩(各四分) 甘草(炙) 升麻 沙参(各三分) 寒水石(六分)蚱蝉(一枚去翅炙) 蜣螂(三枚炙) 上九味捣筛,以好蜜和薄泔,着铜钵于沸汤上调之,搅不停手,如饴糖煎成,稍稍别出少许二百短剧云玄中记曰,天下有女鸟,一名姑获,又名钓星鬼也。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即化为千金夫痫病,小儿之恶病也,或有不及求医而致困者,然气发于内,必先有候,常宜审察其为平又(鼻口干燥大小便不利是痫候) 又(眼不明上视喜阳是痫候) 又(耳后完骨上有青络盛卧不静是痫候脉青大刺之令血出) 又(小儿发逆上啼哭面暗色不变是痫候) 又(鼻口青时小惊是痫候) 又(意气下而妄怒是痫候) 又(身热小便难是痫候)又(吐痢不止厥痛时起是痫候)又(身热目时直视是痫候) 又(目闭青时小惊是痫候) 又(咽乳不利是痫候) 又(身热头常汗出是痫候) 又(目瞳子卒大黑于常时是痫候) 又(身热吐 而喘是痫候) 又(喜欠目上视是痫候) 又(卧惕惕而惊手足振摇是痫候) 又(身热目视不精是痫候) 又(卧梦笑手足动摇是痫候) 又(弄舌摇头是痫以上诸候二十条,皆痫之初也,见其候,盒饭瓜其阳脉所应灸,瓜之皆重手,令儿骤啼,及足脉绝,亦依方与汤。又直视瞳子动 腹满转鸣 下血身热 口噤不得乳 反张脊强 汗出又小儿惊啼,眠中四肢掣动,变蒸未解,慎不可针灸瓜之。动其百脉,仍因惊成痫也,惟阴痫噤 ,可针灸瓜之,凡灸痫,当先下儿使虚,乃承虚灸之,未下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也。 又痫平旦发者,在足少阳,黄昏发者,在足太阴。日中发者,在足太阳,夜半发者,在足少阴。人定发者,在足阳明。晨朝发者,在足厥阴。 上痫发时节病所在,视其发早晚,灸其所也。 又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审察其候,随病所在灸之,虽少必瘥,若失其要,则为害也。 肝痫之为病,面青,目反视,手足摇。(灸阳明太阴各三炷)心痫之为病,面赤,心下有热,短气息微数。(灸心下第二肋端宛宛中此为巨阙也又灸手心主及少阴各三炷)脾痫之为病,面黄,腹大泄痢。(灸胃管三壮侠胃管傍各二壮足阳明太阴各二炷)肺痫之为病,面目白,口沫出。(灸肝俞二壮又灸太阴二炷)肾痫之为病,面黑,目正直视不摇如尸状。(灸心下二寸二分三壮又灸肘下动脉各二壮)膈痫之为病,目反,四肢不举。(灸风府又灸顶上鼻人中下唇承浆皆随年壮)肠痫之为病,不动摇。(灸两承山又灸足心两手劳宫又灸两耳后完骨各随年壮又灸脐中可五十壮)

返回目录 >> 《外台秘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