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外台秘要

> 卷第六 霍乱转筋方一十四首

霍乱转筋方一十四首

病源霍乱而转筋者,由冷气入于筋故也。足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足指,手之三阴三阳之筋,起于手指,并循络于身,夫霍乱大吐下之后,阴阳俱虚,血气虚极,则手足逆冷而营卫不理,冷搏于筋,则筋为之转,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随冷所入之筋,筋则转,转者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移转也,又转筋者由营卫气虚,风冷搏于筋故也,手足之三阴三阳之筋,皆起于手足指,而并络于身,若血气不足,阴阳虚者,风冷邪气中其筋,随邪所中之筋,筋则转,转者谓其转动也,经云∶足太阳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若踵下痛者,是血气少则阳虚,虚而风冷乘之故也,诊其左手关上,肝脉也,沉为阴,阴实者肝实也,苦肉动转筋,左手尺中名神门以后脉足少阴经也,浮为阳,阳虚者病苦转筋,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养生方导引法云,偃卧展两胫两手外踵者相向,令鼻纳气自极七息,除两膝寒胫骨疼转筋,又云,覆卧旁视立两踵伸腰,鼻纳气去转筋,又云,张胫两足指,号五息止,令人不转筋,极自用力张,脚痛挽两足指,号言宽大,去筋节急挛 痛,久行身开张,又云,覆卧旁视立两踵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脚中弦痛转筋酸疼,一本云疗脚弱。(出第二十二卷中) 广济疗霍乱吐痢转筋欲入腹,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四两) 桂心(四两) 上二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忌生冷生葱。 又疗霍乱转筋不止,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二两炮) 蓼子(一把) 乱发(一两烧) 桂心(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葱海藻菘菜生冷粘腻等。 又疗转筋方。 取故绵,多取酽醋,甑中蒸及热,用裹病患脚,冷更易勿停,瘥止。(千金同并出第四卷中) 肘后疗两臂脚及胸胁转筋者方。 取盐一升半,水一斗,煮令热,灼灼尔渍手足,在胸胁者汤洗之,转筋入腹中,到担病人,令头在下腹中平乃止,若剧者引阴,阴缩必死,犹在到担之可异活耳。 又方:煮苦酒三沸,浸毡裹转筋上,合少粉尤佳,又以绵缠膝下至足。(崔氏集验备急同)又若转筋入腹中转者方 取鸡屎白一方寸匕,水六合,煮三沸,温顿服,勿令病者知。(仲景经心录备急集验必效同)又若霍乱注痢不止,而转筋入腹欲死者方 生姜三两捣破,以酒一升,煮三四沸,顿服之。(肘后短剧备急同出第二卷中) 删繁疗舌强筋缩,牵阴股,引胸腹,胀痛霍乱,黄龙藤汤方。 黄龙藤切一升(此樟木上藤也,断以吹气从中贯度者好也 上一物,以水四升,煮取八合为一服,一剂不止,更至一剂,良验,或宿食不消霍乱或干霍乱,或吐痢不止,或不吐痢,并悉疗之。(出第三卷中) 千金霍乱转筋入腹,不可奈何方。 极咸作盐汤于糟中暖渍方,则瘥。(短剧集验同) 又方:以醋煮青布 脚膝,冷复易之。(备急文仲崔氏短剧集验救急同) 又方:蓼一把,去两头,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一方云梨叶文仲短剧备急同并出第二十卷中) 救急霍乱脚转筋绝四肢已冷强,气绝,心上微暖者,犹可救之方。 取朱砂二两熟研,蜡三两和之为丸,待冷着火笼中,如熏衣被,浓覆勿令烟泄,兼床下着火,令腹微暖,彻良久当汗,则渐气通便活。忌生血物。(出第一卷中) 必效主霍乱脚转筋及入腹方。 以手拗所患脚大拇指,灸当脚心下急筋上七壮。 又方:木瓜子根皮合煮汤,服之。(并出第三卷中)

返回目录 >> 《外台秘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