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外台秘要

> 卷第五 许仁则疗疟方四首

许仁则疗疟方四首

许仁则此病之候,乃有数种,亦有宿患 癖,饮食失宜,因节气初交,亦生此病,亦有痰积聚,久不通散,冷热相攻,亦生此疾,亦有地居卑湿时属暑热,内有宿病,外感恶气,亦生此疾,亦有盛夏蒸热饮冷,冷热间隔秋夏气交,亦生此疾,以要言之,终由饮食失常,寒暑乖宜,上热下系将疗之方,吐下为本,人有强羸,病有轻重,自须临时斟酌,不可一概言之,此病别有祈祷厌禳而瘥者,自是人心妄识,畏爱生病,亦犹弓影成蛊耳,必有不诬此法,专意信之,亦任其从禳祷之道,虽然,必须资药以救之,比见用药攻疗,无不瘥者,以法禳之,则有不效者,以此言之,明知病在于内,徒劳无外耳,此病之始,与天行不多别,亦头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口鼻喉舌干,好饮水毛耸,腰脊强欲反拗,小便赤,但先寒后热,发作有时,可不审察,其发作日有准,凡经七日以后,先服鳖甲等五味散,取快吐方。 鳖甲(三两生用) 常山(二两) 甘草(二两炙) 松萝(二两) 桂心(一两)右药捣筛为散,煮乌梅汤下,初服一方寸匕,日二服,稍稍加之,以得吐为限。忌人苋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又审其候若体力全强,日再服,每服皆取吐,自觉气力不甚强,则每一服取吐,晚不须服,如全绵 ,事须取吐,则三两日一服,经五六度吐讫,但适寒温将息,并食饮,使体气渐强,若知病虽轻吐,根本未似得除,事须利之,以泄病势,宜合当归等六味散服之取利方。 当归(五两) 白术(五两) 细辛(四两) 桂心(三两) 大黄(五两) 朴硝(四两)右药捣筛为散,平旦空肚以酒饮下,初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稍稍加之,得利为度,候气力强羸,取利多少,一一如前取吐法。忌桃李雀肉生葱生菜。 又依前鳖甲等五味散取吐,当归等六味散利后,虽经吐下,其源尚在,如更吐利,又虑羸,宜合鬼箭羽等十味丸服之方。 细辛(四两) 橘皮(四两) 鬼箭羽(折看之如金色者二两) 白术(五两) 桂心(四两)地骨皮(四两) 蜀漆(二两) 甘草(三两炙) 当归(五两) 丁香(三两)右药捣筛,蜜和丸如梧子,煮乌梅饮下之,初服十五丸,日再,稍稍加至三十丸,服经三五日后,若觉热甚,每服药后良久,任吃三两口粥饮压之。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 又疗此病,鲁用释深师一方,大有效,其方有巴豆皂荚藜芦,三味作丸服虽经困苦,一服永断。(吴升同并出第一卷中)

返回目录 >> 《外台秘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