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外科心法要诀

> 卷十三 粟疮作痒

粟疮作痒

粟疮痒证属火生,风邪乘皮起粟形,风为火化能作痒,通圣苦参及消风。 【注】凡诸疮作痒,皆属心火。火邪内郁,表虚之人,感受风邪,袭入皮肤,风遇火化作痒,致起疮疡形如粟粒,其色红,搔之愈痒,久而不瘥,亦能消耗血液,肤如蛇皮。初服防风通圣散加枳壳蝉蜕,血燥遇晚痒甚,夜不寐者,宜服消风散,外敷二味拔毒散。若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宜常服皂角苦参丸,外用猪脂油二两、杏仁一两捣泥,抹之自效。 粟疮图(图缺) 皂角苦参苦参(一斤) 荆芥(十二两) 白芷 大风子防风(各六两)大皂角 川芎 当归 何首乌(生) 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 威灵仙 全蝎 附子 蒺藜(炒,去刺) 独活牛膝(各五两) 草乌(汤泡,去皮) 苍术(米泔水浸,炒) 连翘(去心) 天麻 蔓荆子羌活风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三两)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 缩砂仁(炒,各二两) 人参(一两) 共研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食前后任下。避风忌口为要。 【方歌】皂角苦参粟疮痒,久似蛇皮肤难当,芎归何首胡麻芷,大风枸杞草乌苍,翘蒡威灵蝎白附,蒺藜天麻独蔓羌,白蛇风藤杜仲人参牛膝缩荆防。 防风通灵散(见头部秃疮) 消风散(见项部钮扣风) 二味拔毒散(见肿疡门)

返回目录 >> 《外科心法要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