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外科方外奇方

> 卷二 去管部

去管部

上品锭子 红矾(一两五钱) 乳香 没药 辰砂(飞各三钱) 牛黄(五分五厘) 硼砂(一钱四分。生熟各半)白信(一两。 净黑烟为度。) 治漏管大症。 中品锭子 白矾(一两八钱五分) 没药 乳香(各五钱五分) 辰砂(五钱) 牛黄(四分五厘) 硼砂(一钱。生熟对品) 金信(一两五钱。 净黑烟为度) 治翻花瘿瘤等症。 下品锭子 治疔疮发背等症。再矾(三两二钱) 乳香(六钱) 没药(五钱) 辰砂(三钱飞) 牛黄(四分五厘) 硼砂(一钱。生熟各半) 白信(三两。 净黑烟。半月取起可用) 上各根据法制用。面糊和匀。捻成锭子。看痔漏大小深浅插入锭。如肉内黑色。勿上生肌散。只待黑肉落尽。方可上。若疮无头。太乙膏一个。加用后各药粘一粒贴之。白矾(二两) 乳香(三钱二分) 没药(三钱七分) 辰砂(四分) 牛黄(五分) 姜黄(二钱五分。须酌用) 丁香(一钱五分) 巴豆(三钱二分去净油) 共为末。或吐沫调疮。一日三次。疮破插上前锭子。 三品一条枪 明矾(二两) 白信(一两五钱) 二味共研极细。入小罐内。炭火 红。青烟已净。旋起白烟片时。待上下红彻。住火取罐。倾地上。宿一夜取出。约其末一两。配入 雄黄(二钱四分) 乳香(一钱二分) 共研极细。浓糊调稠。搓成线香式。阴干。凡以上三品之症。遇有孔者。插入孔内。无孔者。先用针放孔窍。早晚插药二条。插至三日后孔大。每插十余条。插至七日。患孔药条满足。住后所患四边。自尽裂开大缝。候至十四日前后。疔核瘰 。痔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汤洗膏贴用药。 拔管方 紫 砂(四分) 蜣螂(五分) 红升丹(四分) 冰片(四分) 共研细末吹入。 消漏管方 大蜣螂(一个阴干) 冰片(三厘) 共研细。以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肌肉。药自退出即愈。并治多骨疽。多骨退出即愈。 去疮疽中多骨法 乌骨鸡脚胫骨(一对) 白砒研细实骨肉。盐泥固济。火 通红。去泥研末掺之。或以饭丸如粟米大纳入。 蜣龙丸 韭菜地上地龙(一斤。以酒洗去泥。瓦上炙干为末) 蜣螂虫(八个。炙干为末) 刺 皮连刺(五钱。炙为末) 真象牙屑(一两。另为细末) 穿山甲(一两。麻油炒黄细末用) 上共和匀再研。炼蜜为丸如桐子大。凡一切远年疮毒成管。脓水时流。不收口者。大人每服八分。小儿每服五分。开水送下。服药未完。其管自能逐节推出。以剪去败管。药毕管自退尽。即可收功。忌口百日。 八将擒王丸 带子蜂房(三钱) 象牙屑(五钱) 僵蚕(三钱) 蝉蜕(三钱) 全蝎(一对) 木香(三钱) 乳香(三钱) 没药(二钱) 上共为细末。以黄占八两滚化熬过。入药末搅匀。倾水中取出为丸如枣仁大。凡一切痈疽发背疮痔成漏。每服一丸。空心滚酒送下。连服三日。待其药从满口透出。隔一日再服一丸。至第五日。再服一丸神效。 漏管内消丸 刺 皮(炙) 真象皮(各五钱) 甘草节(鳖血拌炒燥。一两) 小赤豆(晒。二两) 赤芍(炒。一两) 松花(焙。一两) 炙甲片(二钱) 象牙屑(晒。二两) 明胶(蛤粉炒。二两) 金银花(炒。七钱) 共为细末。以米仁磨粉。水煎浆糊丸如桐子大。每钱半滚水送下。 退管神方 陈年废琉璃底(庙内者三钱。麸炒透研细末) 辰砂(一钱。水飞另研) 人指甲(一钱。麸炒研) 蝉衣(一钱五分炒研) 去油乳香(八分) 去油没药(八分) 象牙末(一钱另研) 枯矾(八分研末) 共和匀。用黄占三钱滚化。入药搅匀。乘热为丸。如绿豆大。无论远近成管。初服十粒。逐日渐加一粒。加至十六粒为止。以无灰酒送下。如患上身者。加川芎(六分) 下体者。加入牛膝(六分) 远年者。一料必愈 近年者。半服收功。忌葱百日。 拔管丸 炒生地(四两) 炒槐米(二两) 炙 皮(二张) 象牙屑(四两) 酒归身(二两) 炒黄 (二两)广胶(二两。土炒成胶) 穿山甲(一两二钱土炒) 共为末。沙糖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晨起灯心汤下。此方验过。年久生数管者。服两料必愈。服药时。须善节养。愈后捡制。好饮火酒尤宜戒之。 化管万应条子 砂虱(三分) 大升吊(七分) 共研极细末。米糕捣匀。搓条如线香式。 收 黑龙丹 大熟地(切片烘干炒枯研细一两) 乌梅肉(三钱炒炭为末) 凡恶疮疽毒。生于筋窠之间。挤脓太重。 肉突出。久不收缩。此乃伤气脉使然。不可用降蚀腐化。用此药不过三五收功。 拔管神方 白信(一两) 鹅管石(一两) 生明白矾(一两) 飞净明雄黄(一两) 薄荷水(三钱) 法先将雄黄一半。铺底。次将四味放中。再用雄黄盖顶。炼如升丹法。炼成后约六七钱。再加冰片(三分) 薄荷(六分) 没药(三钱去油。和匀) 临用以猪棕粘白茹果成线。晒干入纳患处。每日一次。三四次后。自能拔出。再用收功神效。

返回目录 >> 《外科方外奇方》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