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推拿抉微

> 第四集·治疗法 癖积

癖积

经曰∶新积痛可移者易已,积不痛者难已也。又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结而横,有积矣。陈飞霞曰∶凡饮食之积,其渐积者,不过以饮食偶伤,必在肠胃之内,故可行可逐治无难也。惟饮食无节,以渐留滞者,多成癖积于左胁膈膜之间,此阳明宗气所出之道也。若饥饱无论,饮食叠进,以致阳明胃气一有所逆,则阴寒之气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余滞未消,并肠外汁沫,抟聚不散,渐成症结矣。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觉,及其既久,则其根深蒂固,而药饵难及。今西北小儿多有此疾,而尤以食面之乡为最。正以面性多滞,而留积于皮里膜外,所以不易治也。惟当以渐消磨,求法治之。幸毋孟浪欲速,妄行攻击,徒致胃气受伤,而积仍未去,以速其危也。 癖者,血膜化水则癖,胁傍时时作病,时热,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凡疟疾发过之后,必令其热退极尽,方可饮食。若热未尽而饮食之,则脘中多蓄黄水,日久而成癖积。小儿脏腑和平,脾胃壮实,则荣卫宣畅,津液流通,纵使多食生浆,不能为病。惟脾胃不胜,乳哺不调,三焦不运,水饮停滞,冷气抟之,结聚而成癖也。体素弱者,消癖丸;气壮实者,赭石挨癖丸。大约有癖之儿,虚者居多。攻下之药,非可常用。即不得已而用之,待其略减,用消癖丸缓缓消之。至为良法。 涂蔚生曰∶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之衣字,恐系误,待考。又衣字似当作为乎字。 《集成》消癖丸 治癖在胁下,面黄肌瘦,午后发热似疟用之。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青皮 川朴 枳实 半夏 砂仁 神曲 麦芽 鳖甲(九肋者) 三棱 莪术广木香 肉桂 炮姜 黄连(姜汁炒) 上为细末,米糊为丸,每服一二钱,量儿大小加减。米汤下,以癖消药止。 涂蔚生曰∶消癖丸内,有砂仁神曲炮姜肉桂诸热药,必须其癖积,由于寒凝而来者,方为合法。若为因热而结之癖积,则又须易去其热药,而为知柏芩连之寒药,方能取效也。总之积热宜乎寒下,寒积宜乎热下,而加以固本之药耳。 《集成》赭石挨癖丸 治腹中癖块,或生寒热,或时作痛,小儿壮实,饮食素强者,方宜用之;脾胃素虚者,切不可服,惟以前药攻补兼施,久之自愈。 赭石(火煨醋淬至酥,研末水飞过用) 青皮(醋炒) 莪术 广木香 肉桂(各三钱) 巴豆霜(去油极净取霜,一钱) 大黄(二钱)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萝卜子大。每服五丸,淡姜汤送下。

返回目录 >> 《推拿抉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