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推拿抉微

> 第三集·治疗法 痫症

痫症

周梦觉曰∶诸痫病发,卒倒搐掣,叫吼吐涎。因其声之似,而有猪痫马痫羊痫牛痫鸡痫之分。溯其源,卒倒无知者,痰迷心窍也。搐溺抽掣者,风入肝经也。名虽不一,不外心肝二经。经曰∶脉滑大,久自已,脉坚小,死不治。有得之胎前者,儿在母腹,其母卒然受惊,痰气逼入心肝,与本来气血搏结成窠,此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怀抱者,小儿心肝有余,神气不足,偶有所触,火发于心,风动于肝,神不守舍,痰涎蔓延浸淫,乘其隙而入之,据以为主,此介于可治不可治者也。有得之成人者,外感风寒,内伤饮食,逆于脏气,闭塞诸经,郁而生痰,胶固心肝,此无不可治者也。夫有桀骜不驯之虏,必恃斩关夺隘之才,有顽梗难化之枭,必有执锐披圣之勇。盖负隅劲敌,非诗书所能启牖,仁义所能渐摩,礼乐所能陶淑。不得不挽强弓,操毒矢,以摧其锋,而捣其窟。痰之凝结心肝,亦犹是也。彼挟心肝以淬其锋,温之而余氛愈炽,据心肝以完其窟,和之而固垒难降。且协心肝以成其党,而树其敌,补之而邪焰鸱张。求其剽悍之性,直抵巢穴,而能杀伐者,其惟礞石麝香乎。其以拨乱而反正,能平肝下气,而治惊利痰之圣药。余于是症,胎病无论矣,小儿未曾诊视,稍得成人,但脉浮大,概以礞石滚痰丸、麝香丸攻之,可服六君子汤一帖,得愈者无数。有服至一月愈者,有服至两月愈者,以痰尽为度。经曰∶有故无陨,不信然欤,《难经》训颠为僵仆直视,与痫无异。近阅《内经》颠狂篇,亦大同小异,以为痫即颠者,非也。《内经》明有三条之论,以为痫不同于颠者,亦非也。所言颠痫,两相仿佛,故阙之以俟参考。 王隐君滚痰丸 青礞石(一两) 沉香(五钱) 酒大黄(八两) 酒黄芩(八两) 上将礞石打碎,同焰硝一两,同入瓦罐内,盐泥固济晒干,火 石色,如金为度,研未,合诸药水丸。临卧时,每服二钱五分,生姜汤送下。 周梦觉麝香丸 法半夏(一钱) 胆南星(七分) 陈皮(一钱) 枳实(一钱) 麝香(二分)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生姜(汁为丸) 万密斋曰∶痫者卒然而倒,四肢强直,目闭或眼珠翻上不转,口噤,或有咬其舌者,口中涎出,或有无涎者,面色或青或白,(此句宜仔细着眼)或作六畜声。其状不一,乃小儿之恶候也。昏晕一时,即醒如常矣。其发也或以旬日计,或以月计,或以岁计。古人有三痫五痫之名,症治太多,似无一定之说,故后学不知其所从也。凡治痫之法,幼科所载,其方甚多,而无可取者。惟予家秘新方,名断痫丸,真神方也。 万密斋断痫丸 川黄连(一钱) 青礞石(一钱) 石菖蒲(一钱) 辰砂(一钱) 蚌珍珠(六分) 铁华粉(一钱)胆南星(一钱) 白甘遂(五分) 上沉香(二分) 白茯苓(一钱) 另以人参一钱,白术三钱,煎汤煮糊为丸,猪心汤下。 万密斋通心丸 上辰砂(一钱) 马牙硝(一钱) 明雄黄(一钱) 真麝香(二分) 附子(五分) 陈枳壳(一钱)川芎(一钱) 茯苓(一钱) 人参(一钱) 川黄连(一钱) 金银箔(一钱) 蜜丸,麦冬汤下。 涂蔚生曰∶周梦觉之痰迷心窍,风入肝经二语,已将痫之本源所在,直为抒出。而儿在母腹,其母猝然受惊,痰气逼入心肝,与本来气血搏结成窠一节,尤为将不治之痫症,所以生成之理,尽行阐发。非慧心人而兼有平素经验研究者,曷能臻此。其方药,虽属猛烈,然病系根深蒂固,非此强悍之剂,势难取效。其理论既与病症相符,其方药当然可用,又何发生危险。万密斋之痫症论,是将痫之形状帮助,未将痫之根源叙清。然其药方已与梦觉暗合,余故亦为摘入。陈飞霞以为面色青白,不宜用药攻伐,痰迷心窍,不宜发过清明,谬斥密斋之非。是其知有常,而不知有变也。夫面色青白之儿,本不宜妄用攻伐,然病非血虚,咎由痰滞,是痰其本,而青白其标。痰为有形之物,心为生血之脏,心既为痰所迷,则血不能周流全身,气亦随之停滞。气血既形停滞,则上荣于面者少,而青白见矣。斯时养血以荣面,补气以润色,是何异欲弭乱而赉盗粮者乎?至风入肝径,手足抽搐搦掣,余意则谓由于痰迷心脏,心神不得了了,尽其全部势力,以与痰敌争战,而传其掣动之状于四肢也。然亦即心窍闭塞,各窍随之停滞,而将肝之气血触发者也。再按以上之各种丸药,均宜酌用,宁少勿多为妙。

返回目录 >> 《推拿抉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