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胎产指南

> 卷七(上)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十、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十、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产后七日内外,发热头痛恶寒,毋专论为伤寒太阳症;发热头痛胁痛,毋专论为伤寒少阳症。二症皆由气血两虚,阴阳不和,而类外感,治者慎勿轻产,执偏门而用麻黄汤,以治类太阳症。又用柴胡汤,以治类少阳症。盖产妇血脱之后,若重发汗,则虚虚之祸,有不可胜言者也。昔仲景云∶亡血家不可发汗。丹溪云∶产后不可发表。二先生非谓产妇真无寒之兼也,非谓麻黄柴胡之不对症也,诚恐后执偏门而轻产,执成方而发表也。虽明知产后真感风寒,其生化汤内芎姜亦能散之。又《内经》云∶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而异治也。其谓东南方人柔弱,而西北方人刚劲,故治病有异也。虽产后劳虚,治不可分南北,须当重产而用补,少佐以散剂,虽有他症,以末治之,不可不明也。 加味生化汤 治产后三日内,发热头痛。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三钱) 炙草(四分) 炮姜(四分) 桃仁(十粒) 羌活(四分)防风(四分) 服二帖。 若头痛身热不除,加白芷八分,细辛四分。若头痛如破,加莲须一钱,葱头五个。虚,加人参二钱。 产后类伤寒,三阴症,潮热有汗,大便不通,毋专论为阳明症;口燥咽干而渴,毋专论为少阴症;腹满液干大便实,毋专论为太阴症;又汗出谵语便秘,毋专论为腹中有燥屎宜下。数症多因劳倦伤脾,运化稽迟,血气枯竭,肠腑燥涸,乃虚症类实,当补之症,治者毋偏门轻产而妄议,主承气汤,以治类三阴之症也。间有少壮之人,患此类症,妄下侥幸无妨,但产后虚弱而复误下,虚虚之祸,不可胜言,屡见妄下成噎,误导反结。又言少血致便不通,而误下泄泻不止者甚多。 养正通幽汤 治产后大便秘,类三阴伤寒症。 川芎(一钱五分) 当归(六钱) 炙甘(五分) 桃仁(十五粒) 肉苁蓉(一钱,酒洗,去甲) 陈皮(四分) 麻仁(一钱) 汗多便实,加黄 一钱,麻黄根一钱。口燥渴,加麦冬一钱。腹满液干便实,加麦冬一钱,人参一钱,苁蓉一钱。汗多谵语便实,乃血气并竭神衰,心主失守,宜养荣安神,加茯神一钱,枣仁一钱,远志一钱,柏子仁一钱,白术二钱,人参一钱,黄 一钱。以上等症,大便燥结,并宜大料、川芎当归补血,人参可少,芎归非至斤数,难以取效。 大抵产妇虚中伤寒,口伤寒食,外症虽见,头痛发热,或胁痛腰痛,似外感宜汗,犹当重产亡血禁汗,惟宜生化汤中量而加减调治之无失。又如大便结秘,犹当重产,其亡血禁下,惟宜养正助血通滞,极稳当也。 又方润肠粥 产后日久,大便不通,用芝麻一升研末,和米二合,煎粥食即通。

返回目录 >> 《胎产指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