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胎产指南

> 卷一胎前辨论诸症 增补胎前十症

增补胎前十症

伤寒 子满 子鸣 子喑 中暑 中湿 泄泻 痢疾 疮毒 无故哭泣 【妊妇伤寒】 宜清和为主,各随六经所见表里之症治之,切不可与常病伤寒同治,以致损胎,误母子性命。凡治伤寒,不拘日数,但见恶寒发热,为病在表。用四味紫苏和胎饮为主。各随所见之症,加减治之。 紫苏(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条芩(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如恶寒头痛,项强腰脊痛,此病在太阳膀胱。加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本(一钱) 葱,连根须三根,姜引,盖被取汗。如恶寒不发热,只头痛鼻干,或项强,此病在阳明胃,本方加葛根白芷防风等分,葱白三根,淡豆豉一撮,煎服汗解。如寒热往来,头眩或呕,或心下烦,或胸胁满,此病在少阴胆,加柴胡一钱,人参一钱。呕加半夏八分。胸胁满,加枳壳一钱,桔梗一钱。头眩,加川芎一钱,姜引。如发热恶寒,咳嗽甚者,此病在手太阴脾,加人参干姜(炙)、白芍(酒炒)各一钱,姜枣引。如恶寒蜷卧,发热手足冷,此病在足少阴肾,加独活一钱,熟地一钱,细辛一钱,姜枣引。如恶寒手足厥冷,唇口青,遍身痛,如被杖头顶痛,此病在足厥阴肝,加炒当归一钱,炒吴茱萸一钱,羌活一钱,细辛一钱,葱连须三根。姜枣引。 凡治伤寒不拘日数,但无恶寒头痛,只发热口燥,咽干而渴,此病邪在里。用黄龙汤为主。(此汤出《活人书》,并治头痛,胁痛,呕逆。) 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如发热口渴,小便不利,此病在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腑病也,加白术一钱五分,猪苓一钱,泽泻一钱,赤苓一钱,木通一钱。如发热大渴,此病在手足阳明胃、大肠也,加知母一钱,石膏二钱,竹叶一把,粳米一撮。如大热大渴烦躁,大便不通,此病在足阳明胃府也,去人参,加枳实一钱(炒),大黄一钱(煨),芒硝一钱,姜引,以利水为度。如发热口渴,心烦不得眠,或干呕,此病在足少阳胆,加麦冬、花粉、栀子、枣仁各一钱,竹肉一大丸。 如发热而渴,腹中痛自利,此病在足太阴脾,加白术一钱,白芍一钱,阿胶一钱,白茯苓一钱,姜枣引。如发热而渴,自利不止,手足冷,此病在少阴肾,去柴胡,加干姜一钱(炒),赤石脂一钱,白茯苓一钱,砂仁一钱,姜枣引。如发热而渴,痢浓血,手足冷,此病在足厥阴肝,加当归一钱,白芍一钱(酒炒),白术一钱,茯苓一钱,乌梅引。 凡伤寒瘥后,调理失宜,复发热者,此劳复也,用黄龙汤加知母一钱,麦冬一钱,石膏二钱,竹叶粳米引,取汁。如因饮食失节,复发热者,此食复也,用前四味柴苏和胎饮,加炒枳实,炒黄连陈皮神曲(煨),姜枣引。若时行天气传染者,根据上法分六经表里治之;或于初病之时,用败毒散,加和胎药解之。 人参 羌活 柴胡 茯苓 前胡 甘草 川芎 桔梗 枳壳 黄芩 苏叶 葛根 生姜 葱白引,取汁。 凡伤寒热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纹,加味化斑汤治之。 人参(一钱) 知母(一钱) 石膏(二钱) 甘草(一钱) 黄芩(一钱) 栀子仁(一钱) 生地(一钱) 竹叶(二十片) 豆豉(半合) 水煎服。 【妊妇子满】 孕妇至七八个月,其胎长大,腹大胀满,逼迫子户,坐卧不安,(名曰子满。)束胎饮主之。 白术(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苏叶(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五分)炙甘(三分) 带壳砂仁(炒,五分) 姜引。 【妊妇子鸣】 孕妇欠身,或向高处取物,子在腹中失脱口中所含 ,故啼,(曰子鸣。)治法令母作男子拜;或豆散在地,令母拾之,子含着不啼。 【妊妇子喑】 妊至八九个月,忽然声喑不语,(名曰子喑。)由少阴之脉,下养乎胎,不能上荣于舌之故。俟十月生子后,自能复声,非病也。可服药,勿信庸医妄利。 【妊妇中暑】 其病发热而渴自汗,精神昏愦,四肢倦怠少气,用清暑和胎饮 。 炙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 白术(一钱) 黄芩(一钱) 黄连(一钱)知母(一钱) 麦冬(一钱) 北五味(十粒) 【妊孕中湿】 或冒雨;或早行感雾露之气;或久居湿地;或大汗出;取冷水洗浴。 其症发热骨节痛,身体重,头痛鼻塞,用黄芩白术汤。 条芩(五钱) 白术(五钱) 苏叶(二钱五分) 姜(五片) 【妊妇泄泻】 凡妊妇泄泻,以补中安胎为主,用四君子汤加白术一钱。如发热而泻为热,加黄芩一钱;不渴为寒,加炮姜五分,乌梅一个;如久泻大渴,加葛根木香(炒)、干姜白芍(酒炒)、诃子肉、乌梅引。(等分,视症酌。) 【妊妇痢疾】 凡妊妇痢疾,以清热和胎,行气养血为主,黄芩芍药汤主之。切不可用大黄槟榔,以致堕胎。 当归(一钱) 白术(一钱) 黄芩(一钱) 白芍(一钱) 黄连(一钱) 枳壳(一钱) 茯苓(一钱) 陈皮(一钱) 生甘草(一钱) 木香(五分) 乌梅引。 【妊妇疮毒】 病乳痈者,托里解毒汤主之。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白芷(一钱) 黄芩(一钱) 连翘(一钱) 花粉(一钱) 银花(一钱) 甘草节(一钱) 青皮(五分) 皂刺(十个) 如背上臀上者,病在阳明,本方去青皮,加升麻一钱,葛根一钱。如胸前两颊生者,病在少阳,本方去白芷,加柴胡一钱,胆草一钱,栀子一钱。如背膊腋下生者,病在太阴,加陈皮,去青皮,又加桔梗一钱,桑白皮一钱,天冬一钱。如在胯下阴旁生者,病在厥阴,本方去白芷,倍加青皮。如手足掌内生者,病在少阴,本方去白芷青皮、花粉,加黄连一钱,黄柏一钱,木通一钱。 凡痈毒,有九处不可治。 一、伏兔(脚背) 二、腓 (音肥善,脚肚间。) 三、背脊中 四、肩俞(夹背两旁)五、项(对口) 六、胸 七、须 八、髭(音咨) 九、颐 【妊妇无故哭泣】 凡孕妇忽然无故悲惨哭泣,状如邪祟,此脏躁症也,十枣汤主之。 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水六升,煎三升,去渣。分三服即效,再服竹叶汤主之。 人参(一钱) 麦冬(一钱) 茯苓(一钱) 炙甘草(一钱) 小麦(一合) 青竹肉(一大丸) 姜枣引。 此十症,秘本所无,今从万密斋先生女科中摘出,以补未备,俾学人览之,有蹊径之可循,不致茫无畔岸。但古云医不执方,又在学人临症凭脉,神而明之,不可胶柱鼓瑟也。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金匮》) 当归 川芎 芍药 黄芩 白术 胎动不安,防其堕者,宜服杜仲丸。 杜仲(二两,水炒) 续断(二两,酒洗) 共末,煮红枣肉为丸。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空心食远服。并服胡连丸。 胡连丸(安胎圣药也) 条芩(四两,沉水) 白术(二两) 莲肉(去心,二两) 砂仁(一两,微炒) 炙甘(一两) 共末,另用山药五两,米饮煮糊为丸,米饮下。 胎前有血崩之症,安胎饮加后止崩药治之。

返回目录 >> 《胎产指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