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女科百问

> 卷上 第十问 虚劳之病何以得之

第十问 虚劳之病何以得之

答曰.夫有劳役之劳.有劳伤之劳.役之劳.所用太过.脏腑之气失其常度所以致疾.虚则已有所亏.劳则因有所损.其积之有渐.成之有日.岂一朝一夕而骤致哉.巢氏云.五劳六极七伤. 谓之虚劳也.今寻原指要而论之.若腹胁有块.大小成形.按之不动.推之不移.久久令人寒热如疟.咳嗽.面目浮肿.动辄微喘.日就羸瘦.此繇暴怒惊恐.气上而不下.动伤于肝.气聚而不散.结而成形.结久而变劳.又有日顿羸瘦.气短乏力.腰背牵急.膝胫酸痿.小便或赤.或白而浊.带下不禁.梦与鬼交.翕翕如热.骨肉烦疼.此繇房劳过度.精耗气竭.得之于肾.为劳尤速也. 柏子仁丸.治妇人血闭不通.渐成痨瘵. 柏子仁(别研) 当归(洗) 熟地 白茯苓 丹皮 卷柏 白芍石斛 巴戟(去心) 肉苁蓉(酒浸) 山药 杜仲 白薇 蒲黄 枳壳 肉桂三棱(煨) 莪术(煨) 覆盆子 枸杞子(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人参锉散.去热解劳.调顺经水.滋养新血.药性中和.退热.无大寒极冷之剂. 黄 (三分) 黄芩 茯苓 白术 熟地 赤芍麦冬(各一两) 柴胡(半两) 人参 知母当归 甘草(炙各三钱五分) 上并生锉如麻豆大.焙干入瓷器中收.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竹叶、灯心三寸长.各七茎.同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三服.如病退.不必服. 沉香煎.治暴怒惊恐气逆上而不下,动伤于肝.气聚而不散.结而成形. 石斛(五两) 川椒(炒去目) 附子(炮去皮脐) 秦艽(去土) 柴胡(去苗) 沉香 木香 鳖甲(醋煮刮去筋膜) 黄 槟榔(各二两) 上为细末.先用新枸杞十斤.洗略捶碎.法酒二斗.煮取七升.取枸杞根.别用法酒三升.洗拍令净.与酒一处.更入蜜四两.煮成膏.和前件药末.丸如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食前日二服.一方加柴胡二两.杨氏方妇人患脾血病.时觉腹痛恶心.五心烦热.如劳之状.或进或退.经候行而食惊恐所致.令服局方四物汤加吴茱萸同煎.温服病愈. 逍遥散 四物汤加柴胡 又正方 白茯苓 白术 白芍 柴胡 当归 甘草 人参 每服用煨姜一块.薄荷少许.不拘时煎服. 胶艾汤.治劳伤气血.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腹脐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劳伤胞络.胎损漏血.腰痛闷乱.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因产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久.渐成羸瘦. 熟地 白芍 当归 艾叶(微炒) 阿胶(炒黄) 芎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为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六分.煎八分去滓.食前热服.甚者连服内补当归丸.(见五十三问)

返回目录 >> 《女科百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