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蒙筌

> 卷之十一 螃蟹

螃蟹

味咸,气寒。一云气平。有毒。生陂泽中穴于沮洳,遇八九月出食稻芒。(秋深稻熟之时,尽出于田内,各持一穗以朝其魁,然后从其所之至长江而奔,自江转海,其形益大,或谓持稻以输海神也。)行旁行,有八跪二螫八足;壳黄褐,现十二星点微红。(如鲤之三十六鳞,大小相类。)腹虚实应月盛衰,种雌雄在脐大小。(雌者脐圆而大,雄者脐尖而小。) 渔人捕取,霜后益佳。(未经霜取者有毒,不可食。)酒糟醉死藏留,馔品亦为珍味。(凡取食忌见灯火,犯则发烧易坏。)散血解结,益气养筋。除胸热闷烦,去面肿 僻。愈漆疮化漆成水,(仙方以化漆水服之长生。)续筋骨使筋即连。(足中、髓壳中黄并脑碎之,微熬纳筋断处即连。)风疾人食之,其病复发;怀孕妇食下,令子横生。炉内烧烟,可集群鼠。 形状异者,有毒中藏。(其足斑、目赤、独螯、独目、或两目相向、腹下有毛、腹中有骨、六足四足者,并有大毒,不可食。)傥误入喉,未免被害。豉蒜冬瓜黑豆,煎汁并可解除。 爪主破胞堕胎,亦通产后血闭。余种主治,各有所长。 蟹壳阔多黄,两螯最锐,行大人风气亦宜。蝤(音由)蛑(音谋)蟹壳扁极大,两螯无毛,去小儿痞气堪用。 蟛蜞蟹略小,食多吐利损人。蟛 (音越)蟹至微,膏涂湿癣杀毒。(不宜食。)拥剑蟹者,大小两螯。 大螯待斗常伸,小螯供食每缩,亦有毒,并不宜食之。 虾味甘,气平。小毒。河涧俱生,善游好跃,其字从假,盖以水母假之而动也。活则色绿,煮熟鲜红。为馔不宜多食,发疮动风甚验。小儿及鸡犬勿食,误犯则脚屈难行。捣生者如泥,敷赤白游肿。口疳齿 ,过宿尽消。又种无须,腹下通黑。煮之色白,并有毒藏。急弃沟渠,庶免害及。虾 乃热饭拌造,同食忌鸡肉须知。 大红虾出自海中,身肥大须长丈许。(史说晋滕条不信,其后有至东海者,取须长四尺四寸封而寄之。)土人捕获,烈日曝干。壳浓用作酒杯,须劲截为策杖。非得善价,不轻贸人。主治忌宜,同前弗异。 海马种亦虾属,二三寸长;雌雄相对不离,色则黄褐。 首类马仍系虾身,背有纹仿佛竹节。布网水面,每每得之。下胎易来,果难产圣药;(临产时带于身傍,或烧末酒服并效。)兴阳不痿,诚取乐春方。 蜡(音搓。又作 ,一名水母。樗蒲鱼。 )形如白沫 ,东海多生,大小不等;无腹而头眼藏闭,倚虾为目,游水如飞。虾见人勿惊, 随则沉没。故曰∶虾动 沉。又曰∶水母目虾是也。调味作馔,姜醋务加。主妇人生产劳损血凝,治小儿风疾火 丹毒。

返回目录 >> 《本草蒙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