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蒙筌

> 卷之五 酒

味苦、甘、辛,气大热。有毒。酿匪一等,糯米粟米秫米黍米,并可酿造。名亦多般。(醇酒、清酒、白酒、黄酒、腊八酒、清明酒、绿豆酒、羔儿酒,如此多名,不能尽述。)惟糯米面曲者为良,能引经行药势最捷。因走诸经不止,称与附子同功。叶辛甘苦相殊,治上中下分用。辛者能散,通行一身之表,直至极高顶头;甘者能缓居中;苦者能下;淡则竟利小便而速下也。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浓肠胃。御雾露瘴气,敌风雪寒威。诸恶立驱,百邪竟辟。消悉遣兴,扬意宣言。虽然佳酝常称,犹有狂药别号。若恣饮助火,则乱性损身。烂胃腐肠,蒸筋溃髓。伤神减寿,为害匪轻。倘入药共酿,凡主治又异。姜酒疗厥逆客忤,紫酒(即豆淋酒)理螈偏风。葱豉酒解烦热而散风寒,桑椹酒益五脏以明耳目。狗肉汁酿酒日饮,大补元阳;葡萄肉浸酒时尝,甚消痰癖。牛膝地黄酒更妙,渐滋阴衰;枸杞仙灵脾酒尤佳,专扶阳痿。 又等社酒,亦有小能。 指纳婴儿口中,可令速语;口含喷屋四壁,堪逐蚊蝇。糟 跌伤,行瘀止痛。亦驱蛇毒,仍合冻疮。 (谟)按∶大寒凝海,惟酒不冰。因性热多,独异群物。丹溪亦曰∶酒乃湿中发热,近于相火,醉后颤栗。即此可知,正所谓恶寒非寒,明是热证然也。性却喜升,气必随辅,痰壅上膈,溺涩下焦,肺受贼邪,金体大燥,寒凉恣饮,热郁于中,肺气得之,尤大伤耗。其始也病浅,或呕吐,或自汗,或疮疥,或鼻 ,或泻痢,或心脾痛,尚可散而出也。其久也病深,或为消渴,为内疽,为肺痿,为痔漏,为鼓胀,为黄胆,为失明,为哮喘,为劳嗽,为吐衄,为癫痫,为难治之病。倘非具眼,未易处治,可不谨乎!

返回目录 >> 《本草蒙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