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蒙筌

> 卷之三 附子

附子

味辛、甘,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也。有大毒。系乌头傍出,故附子佥名。皮黑体圆底平,山芋状相仿佛。畏人参黄耆甘草,并黑豆、乌韭、防风。恶蜈蚣,使地胆。种莳川蜀,(蜀人春每种莳。)冬月收采者汁全;顶择正圆,一两一枚者力大。制宗陶氏槌法,以刀去净皮脐。先将姜汁盐水各半瓯,入砂锅紧煮七沸;次用甘草黄连各半两,加童便缓薄锉。仍文火复炒,庶劣性尽除。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而不守。凡和群药,可使通行诸经,以为四肢厥逆,去五脏沉寒。噤闭牙关,末纳鹅管吹入;红突丁毒,末调酽发肿,醋汁搅末敷患间。漏疮锉片如钱、封子不能补下焦阳虚,故八味丸加桂附,乃补肾经之阳;六味丸去桂附,盖补肾经阴也。丹溪谓∶加为少阴向导,恐非是。) 君术附汤内,散寒湿温脾。 阴经直中真寒,姜附汤煎可御。此须生用,不在制拘。助甘缓参耆成功,健润滞地黄建效。 内伤热甚,速入勿疑。(此药治外感证,非遍身表凉,四肢厥者,不可僭用。经云∶壮火食气故也。治内伤证,纵身表热甚而气虚脉细者,正宜经云∶温能除大热是也。)俗医不知、误为补剂。日相习用,宁不杀人。孕妇忌煎,堕胎甚速。 立春生者,乃谓乌头。因有脑类乌鸟头颅,竟假名为医家呼唤。气味制度,俱附同。《本经》云∶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又云∶附子顶圆正,为头顶歪斜。宗此别之,庶弗差谬。忌豉汁,恶藜芦。 反半夏、栝蒌,暨贝母、芨蔹。(白芨、白蔹。)远志为使,诸经通行。理风痹,却风痰,散寒邪,除寒痛。破滞气积聚,去心下痞坚。亦能堕胎,孕妇切忌。煎膏名射罔须识,敷箭射禽兽即亡。倘误中人,甘草急嚼。蓝青萍草,亦可解之。乌喙(音讳)两岐,(顶上两岐相合。)状如牛角。喙者乃鸟之口,因类亦假为名。一应俱同草。主风湿阴囊瘙痒、止寒热历节掣疼。亦堕妊娠,更消痈肿。天雄亦系一种,其体略细而长。气味相同,制度弗异。恶腐婢使亦远志,忌豉汁制须干姜。专补上焦阳虚,善治一切风气。驱寒湿痹缓急拘挛,却头面风往来疼痛。助武勇力作不倦,消结积身轻健行。 调血脉益精,堕胎孕通窍。侧子状如枣核,又从附子旁生。畏恶无差,但宜生用。理香港脚验,散风疹良。扫鼠 恶疮,劫冷气湿痹。如前堕孕、女科当知。 呲穗亦一名,木鳖子者是。令人丧目,药中忌之。 (谟)按∶附子、乌头、乌喙、天雄侧子射罔木鳖子七名,实出一种,但治各有不同。 今尊《会编》,附其总论∶天雄长而尖者,其气亲上,故曰非天雄不能补上焦阳虚。附子圆而矮者,其气亲下,故曰非附子不能补下焦阳虚。乌头原生苗脑,形如乌鸟之头,得母之气、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散生傍侧,体无定在。其气轻扬,宜其发四肢克皮毛,为治风疹之神妙也。乌喙两岐相合,形如鸟嘴。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也。煎为射罔,禽兽中之即死。非气之锋锐捷利者,能如是乎?又有所谓木鳖子,乃雄、喙、乌、附、侧中有呲穗者。其形摧残,其气消索。譬如疲癃生理残障之人,百无一能,徒为世累,且又令人丧目,宜其不入药用也。 四卷木部中有此同名,专入外科之用。

返回目录 >> 《本草蒙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