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蒙筌

> 卷之二 防己

防己

味辛、苦,气平、寒。阴也。无毒。多生汉中府,(属陕西。)通行十二经。畏萆 杀雄黄毒,恶细辛宜使殷 。状与木通近似,气吹亦贯两头。卖家因难得真,多采似者假代。殊不知气味大异,无益有伤。 凡觅拯 ,甚宜细审。种因根苗各治,名分汉木两呼,汉防己是根,破之纹作车辐解,黄实馨香;木防己是苗,皮皱上有丁足子,青白虚软。宗此辩认,庶不差讹。 并刮净粗皮,才咀成薄片。汉者主水气,名载君行;(音杭。)木香理风邪,职佥使列。 故云∶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痛脚痛,及利大小二便,退膀胱积热,消痈散肿,非用汉者不能成功。若疗肺气喘嗽、膈间支满,并除中风挛急、风寒湿疟热邪,此又全仗木者以取效也。 (谟)按∶东垣云∶防己性苦,寒,纯阴。能泻血中湿热,通血中滞塞。补阴泄阳,助秋冬、泻春夏之药也。譬诸于人,则险而健者类之。夫险健者,每每幸灾乐祸,遇有风尘之警,必竟借为乱阶。然而见善亦喜,见恶亦怒。如善用之,可使御敌凶暴之人,冲突险固之地,亦不为无益者也。故凡瞑眩之药,圣人安得因之而便废耶!亦必存之以待善用。 今夫防己闻其臭则可恶,下咽则令身心烦乱,饮食减少,药之瞑眩,诚为拇拙。至于通行十二经,以去湿热壅塞肿疼,反治下注香港脚,除膀胱积热而庇其基,则非此不可,诚为行经之仙药也。然在人善用而不错尔。复有不可用者数端,今悉举陈使知警省。如饮食劳倦、阴虚内热、元气、谷气已亏之病,而以防己泻去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一也;如大渴引饮,是热在下焦气分,宜渗泻之,其防己乃下焦血药,此不可用二也;如外感风寒,邪传肺经,气分湿热而小便黄赤,甚至不通,此上焦气病,禁用血药,此不可用三也;若人久病,津液不行,上焦虚渴,宜补以人参葛根之甘温,倘用苦寒之剂,则促危亡,此不可用四也。仍不止如此,但上焦湿热者皆不可用。若系下焦湿热流入十二经,以至二阴不通,必须审用可也。学人宜并览之。

返回目录 >> 《本草蒙筌》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