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济阴纲目

> 卷之五积聚瘕门 通治诸积

通治诸积

开郁正元散 治痰饮血气,郁结食积,气不升降,积聚胀痛。宜此利气行血,和脾消导。 白术 陈皮 青皮 香附 山楂 海粉 桔梗 茯苓 砂仁 玄胡索 神曲(炒)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加生姜,水煎服,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煎服。(按此诸药方,治气血痰食平和之剂,海粉不入煎,若作丸更佳) 大七气汤 治积聚 瘕,随气上下,心腹绞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大小便不利。(此惟病气形气俱实者可用,总重在随气上下句,若气郁生火者忌之) 京三棱 蓬术(各煨切)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香附(炒) 藿香益智桔梗肉桂(不见火) 甘草(炙,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温服。 助气丸 治三焦痞闭,胸膈满闷,气不流通,蕴结成积, 癖气块,并皆治之。 京三棱 蓬术(以上二味,各用湿红包,灰火中煨透切片,各二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白术(各十五两) 枳壳(麸炒去穣) 槟榔 木香(各十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滚水下。(此方削坚积、破滞气,虽用白术为佐,而气虚者,不可轻服) 胜红丸 治脾积气滞,胸膈满闷,气促不安,呕吐清水,丈夫酒积,女人脾血积,小儿食积,(胃寒气实者可用) 京三棱 莪术(二味同醋煮) 青皮 陈皮 干姜(炮) 良姜(炒,各一两) 香附子(净炒,二两) 上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虚者,以补药下之(用药巧处)。 一方加神曲麦芽三棱煎 治妇人血瘕血 ,食积痰滞。 三棱 莪术(各一两) 青皮(去白) 半夏(汤泡七次) 麦芽(炒,各二两) 上用好醋六升,煮干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醋汤下(此在气行血流,痰消食消也,妙在用醋之多)。痰积姜汤下。 香棱丸 治一切积聚,破痰癖,消 块。 木香 丁香(各半两) 枳壳(面炒) 三棱(酒浸一夕) 莪术(细锉,每一两用巴豆三十粒去壳同炒,待巴豆黄色,去巴豆不用) 青皮(制) 川楝子肉 香(炒,各等分) 上为末,醋煮,(此温行之法,峻而不猛,行而得中,妙在用醋)面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姜盐汤或温酒下,无时。 大硝石丸 治七 八瘕,聚结痞块,及妇人带下绝产,腹中有 瘕者,当先下。此药但去瘕,令人不困。(凡消块俱用热药行气削坚之剂,而此方又以补中寓消,真千金方也,用者试之) 硝石(三两) 大黄(四两) 人参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以三年苦酒三升,置铜石器中,先用大黄微火熬微沸,常搅不息,至七分,入余药复熬成膏,至可丸即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三日一服。妇人服之,或下如鸡肝,或如米泔、赤黑等物二三升,后忌风冷。 阿魏膏 治一切痞块。 羌活 独活 元参 官桂 赤芍穿山甲地黄 大黄 白芷 天麻 两头尖(各五钱) 红花(四钱) 木鳖子(十粒,去壳) 槐柳桃枝(各三钱) 乱发(鸡子大一团) 上用香油二斤四两,煎黑去渣入发,煎发化,仍去渣,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硝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三钱,调匀,即成膏矣。摊贴患处,铺平半指浓,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

返回目录 >> 《济阴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