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济阴纲目

> 卷之四虚劳门 论无热虚劳

论无热虚劳

(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脉也,法宜温补,惟东垣、元礼、立斋先生,独得其治,宜宗之。气虚易补,宜早为妙,不比有热虚劳之难疗理也) 大全云∶妇人冷劳,属血气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失常,饮食不消,或时呕吐,恶寒发热,骨节酸疼,肌肤羸瘦,面色萎黄也。 薛氏曰∶前证有内外真寒,有内外真热,有内真热而外假寒,有内真寒而外假热者。若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肠鸣腹痛,饮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寒,此内外真寒之证也,宜用附子理中汤以回阳,八味地黄丸以壮火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饮食喜冷,手足烦热,面赤呕吐,不畏风寒,此内外真热之证也(有热无热,可以占气血虚实矣。 立斋证治方法,可补前论不足),宜用黄连解毒汤以消阳,六味地黄丸以壮水。若饮食如常,大便坚实,胸腹痞胀,饮食喜寒,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寒,此内真热而外假寒也,亦用解毒汤、六味丸。若饮食少思,大便不实,吞酸嗳气,胸腹痞满,手足逆冷,面赤呕吐,畏见风寒,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也,亦用附子理中汤与八味丸,当求其属而治之。经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使不知真水火之不足,泛以寒热药治之,则旧疾未去,新病复生矣。夫所谓属者,犹主也,谓心肾也,求其属也者,言水火不足而求之于心肾也,火之源者,阳气之根,即心是也,水之主者,阴气之根,即肾是也,非谓火为心源为肝,水为肾主为肺也。 一妇食少作呕,口吐痰涎,面黄腹痛,月经不调,手足逆冷,此内外俱寒之证(以内外俱寒而不用附子、理中,何也),以六君加香附木香,治之而愈。 一妇忽呕吐酸水,内热作渴,饮食不进,惟喜冷水,面色青赤,投之以药,入口即吐,此内外真热之症,积十余日,以黄连一味,煎汤饮之,徐加白术茯苓,仍加陈皮当归、炙草,至月余,始进米饮稀粥,调理而愈。(以内外真热,不用三黄解毒,而以一味黄连者,泻火之源也,其余加白术等药者,抑恐苦寒伤胃耳) 一妇内热作渴,大便秘结,畏恶风寒,手足逆冷,此内真热而外假寒,先用黄连解毒汤,后用六味丸而愈。(有热渴、便秘二症,故虽逆冷,亦是假寒。然亦有可下者,后用六味丸,求其属也。然须以脉有力无力分虚实) 一妇初患痰喘热渴,医以降火散气治之,肌日削而气日索,延至甲辰,木旺痰盛,身热口腐,腹胀神昏,绝食几死,此虚热无火,投以壮火生土之剂,随服随效。越数岁,夏初,坐则头坠,不能起视,卧则背冷,觉风透体,烦热晕眩,咳呕痰涌,手足麻冷,此内真寒而外假热之证也,遂以大补姜附之剂投之,不三四服而大势已平,仍以前药加减而愈。(此得热因寒用之法从之) 韩懋治其嫂年三十余(此案系重出,然不删去者,存之以备遗亡也),十八胎,九 八夭,会家难作,惊忧过甚,遂昏昏不省人事,口唇舌皆疮,或至封喉,下部虚脱,白带如注,如此四十余日,或时少苏,至欲自缢,悲不能堪,医或投凉剂解其上,则下部疾愈甚,或投热剂,及以汤药熏蒸其下,则热晕欲绝,此亡阳证也(明是上实下虚,得热因寒用),急以盐煮大附子九钱为君,制以薄荷防风,佐以芎、归、姜、桂之属,水煎,入井水冷与之,未尽剂,鼾睡通宵,觉即能识人。或曰∶此何谓也?曰∶方书有之,假对假,真对真尔,上乃假热,故以假冷之药从之,下乃真冷,故以真热之药反之,斯上下和而病解矣,继以女金丹。错综以三二方,不但去其疾,且调治元气,无何连生二子。 以上论及治验,有无当于虚劳者,而实治寒与热变通之大法尔,不可不察也。

返回目录 >> 《济阴纲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