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十一输穴 变输

变输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味主合”,见《灵枢》卷七第四十四《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二。自“问曰:春取络脉”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一《水热穴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五第一上篇。 黄帝曰: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岐伯曰:人有五脏,脏有五变,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五时,谓春、夏、长夏、秋、冬也。 平按:《甲乙》“输”作“腧”,下同。无“余闻刺有”、“以主”六字。《灵枢》“脏有五变”作“五脏有五变”;“变有五输”作“五变有五输”。 黄帝曰:愿闻五变。岐伯曰:肝为牡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为牝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谓五变。 肝、心属于木火,故为牡脏;脾、肺、肾属于土金水,故为牝脏。牝牡五脏、五色、五时、五音、五味,故有二十五之变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至“岐伯曰”十字;“其日甲乙”在“其音角”之上;“其音商”在“其日庚辛”之下。注“二十五之变”,“二十”二①字袁刻误作“其”。 ①“二”字,萧本脱。今据文义补。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岐伯曰:脏主冬,冬刺井; 冬时万物收藏,故五脏主冬也。井,为木也。木,春也。春时万物始生,如井中泉水。冬时万物始萌,如井水深,未出而刺之者,刺井微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至“岐伯曰”十二字,《灵枢》无“岐伯曰”三字。 色主春,春刺荥; 春时万物初生鲜华,故五色主春。荥,火也。火,夏也。夏时万物荥长,如水流溢。春时万物始生,未荥而刺之者,亦刺荥微也。 时主夏,夏刺输; 夏时万物荣华,四时之胜,故五时主夏。输,土也。土,长夏也。长夏之时,万物盛极,如水致聚。夏时荣未盛极而刺之者,亦刺输微也。 音主长夏,长夏刺经; 长夏万物荣盛,音律和四时之序,故五音主于长夏。经,金也。金,秋也。秋时万物将衰。长夏之时,万物盛而未衰而刺之者,亦刺经微也。 味主秋,秋刺合。 秋时万物皆熟,众味并盛,故五味主秋也。合,水也。水,冬也。冬时万物收藏,如水之入海。秋时万物收而未藏而刺之者,亦刺合微也。 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是万物五变,主五行输也。 黄帝曰: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五变合于五输,原之一输与何物合? 平按:“六输”《甲乙》作“五腧”。 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六腑者,阳也。人之命门之气,乃是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性命根,故名为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通行原之三气,经营五脏六腑,故原者三焦之尊称也,不应五时,与阳经而合以应其数,故有六六三十六输也。 黄帝曰:何谓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脏者,取之井; 井,木也。井主心下满,是肝为满也。冬时心下满病,刺其井者,遣其本也。 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荥,火也。荥主身热,是心为热也。春时身热之病,刺其荥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甲乙》“荥”作“营”。 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输,土也。输主体重节痛,时间时甚,是脾为病也。夏时体重节痛,时间时甚,刺其输者,亦遣其本也。 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 经,金也。金主喘咳寒热,经血而满,是肺为病也。长夏喘咳寒热,经血而满,刺其经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经满”,“经”字,《甲乙》注云:“亦作络。” 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合,水也。合主逆气而泄,是肾为病也。秋时饮食不节,逆而泄,刺其合者,亦遣其本也。 平按:“胃”,《甲乙》注云:“亦作胸。” 故命曰味主合, 故味病主合也。 是谓五变。黄帝曰:善。 以原不应五时,故有五变也。 平按:《灵枢》无“黄帝曰:善”四字,《甲乙》同。 问曰:春取络脉分肉何也?答曰:春者木始治,肝气生,肝气急,其风疾,经脉常深,其气少,不能深入,故取络脉分肉间也。 络脉浮浅,经脉常深,春时邪在络脉分肉间,故取之也。 平按:“肝气生”《素问》作“肝气始生”,《甲乙》同。 曰:夏取盛经分腠何也?曰:夏者火始治,心气始长,脉瘦气弱,阳气流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故取盛经分腠,绝肤而病去者,邪居浅也。 阳气独盛,故脉瘦气弱也。热气内至于经,外薰分腠,故取盛经分腠浅处也。 平按:“流”《素问》作“留”,新校正云:“别本一作流。”“薰热分腠”《甲乙》作“血温于腠”。 所谓盛经者,阳脉也。 三阳,盛经也。夏日其经热盛,故取其盛经部内分腠。 曰:秋取经输者何也?曰:秋者金始治,肺将初杀,金将胜火,阳气在合,阴气初胜,湿气及体,阴气未盛,未能深入,故取输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阳气始衰,故取于合。 经输者,谓经之穴也。秋病在输者,故取其输以泻阴邪;阳衰在合,故取于合以虚阳邪也。 平按:“初杀”《素问》、《甲乙》作“收杀”。“阴气初胜”,《甲乙》无“初”字。“及体”《甲乙》作“反体”。“故取于合”下,《甲乙》有“是谓始秋之治变也”,《素问》新校正亦引此文。 曰:冬取井荥何也?曰:冬者水始治,肾方闭,阳气衰少,阴气紧,巨阳伏沉,阳脉乃去, 紧,盛也。巨阳足太阳气,伏沉在骨也。 平按:“紧”《素问》、《甲乙》作“坚盛”二字。 故取井以下阴逆,取荥以实阳气。故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 井为木也,荥为火也。冬合之时取井荥者,冬阴气盛,逆取其春井,泻阴邪也;逆取其夏荥,补其阳也。故冬无伤寒,春不鼽衄也。 平按:“以实阳气”,《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实作遣,《甲乙》、《千金》作通。”“此之谓也”句,《甲乙》作“是谓末冬之治变也”,《素问》新校正亦引此文。

返回目录 >> 《黄帝内经太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