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五代史·杨师厚传》

输入关键字:

《新五代史·杨师厚传》


新五代史
原文
    杨师厚,颍州斤沟人也。少事河阳李罕之,罕之降晋,选其麾下劲卒百人献于晋王,师厚在籍中。师厚在晋,无所知名,后以罪奔于梁,太祖以为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梁攻王师范,师厚战临朐,擒其偏将八十余人,取棣州,以功拜齐州刺史。太祖攻赵匡凝于襄阳,遣师厚为先锋。师厚取谷城西童山木为浮桥,渡汉水,击匡凝,败之,匡凝弃城走。师厚进攻荆南,又走匡凝弟匡明,功为多,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史建瑭以轻兵夜击梁军,梁军大扰,太祖与师厚皆弃辎重南走。太祖还东都,师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弑,友珪自立,师厚乘间杀魏牙将潘晏、臧延范等,逐出节度使罗周翰,友珪因以师厚为天雄军节度使。
    自太祖与晋战河北,师厚常为招讨使,悉领梁之劲兵。太祖崩,师厚遂逐其帅,而稍矜倨难制。友珪阴欲图之,召师厚入计事。其吏田温等劝师厚勿行,师厚曰:“吾二十年不负朱家,今若不行,则见疑而生事,然吾知上为人,虽往,无如我何也。”乃以劲兵二万朝京师,留其兵城外,以十余人自从,入见友珪,友珪益恐惧,赐与巨万而还。
    已而末帝谋讨友珪,问于赵岩,岩曰:“此事成败,在招讨杨公尔。得其一言谕禁军,吾事立办。”末帝乃遣马慎交阴见师厚。师厚犹豫未决,谓其下曰:“方郢王弑逆时,吾不能即讨。今君臣之分已定,无故改图,人谓我何?”其下或曰:“友珪弑父与君,乃天下之恶,均王仗大义以诛贼,其事易成。彼若一朝破贼,公将何以自处?”师厚大悟,乃遣其将王舜贤至洛阳,见袁象先计事,使朱汉宾以兵屯滑州为应。末帝卒与象先杀友珪。
    末帝即位,封师厚邺王,诏书不名,事无巨细皆以谘之,然心益忌而畏之。已而师厚疡发卒,末帝为之受贺于宫中。由是始分相、魏为两镇。魏军乱,以魏博降晋,梁失河北自此始。
(节选自《新五代史》)

译文
    杨师厚,是颍州斤沟人。年少时辅佐河阳李罕之,李罕之投降晋国,挑选了自己帐下的勇士一百人献给晋王,师厚就在这个名册中。师厚在晋国,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罪投奔梁朝,梁太祖让他担任宣武军押衙、曹州刺史。梁朝进攻王师范,杨师厚攻打临朐,俘虏了王师范的副将有八十多人,攻占取棣州,因功授予齐州刺史。梁太祖攻打襄阳的赵匡凝,派遣杨师厚担任先锋。杨师厚砍伐西童山的树木搭建一座浮桥,渡过汉水,攻打赵匡凝,大败赵匡凝,赵匡凝弃城逃跑。杨师厚乘胜进攻荆南,又赶走了赵匡凝的弟弟赵匡明,建立的功劳最多,授予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晋国的史建瑭率领轻装的军队乘夜攻打梁军,梁军一片混乱,梁太祖与杨师厚都抛弃辎重向南逃走。太祖逃回东都,杨师厚留守魏州。第二年,梁太祖被杀,朱友珪自立为梁王,杨师厚借此机会杀掉魏州牙将潘晏、臧延范等人,赶走节度使罗周翰,朱友珪于是让杨师厚担任天雄军节度使。
自从梁太祖与晋国在黄河以北打仗,杨师厚常常担任招讨使,统帅的全是梁朝的精兵。太祖死后,杨师厚于是赶走了统帅,逐步骄矜傲慢,难以控制。朱友珪暗中想要对付他,下诏让杨师厚到朝廷议事。他的下属田温等人劝说杨师厚不要前往,杨师厚说:“我二十多年没有背叛过朱家(梁国),现在如果不前往,就会被怀疑而惹出事端,但是我了解皇上(朱友珪)的为人,我即使前去,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于是率领精兵两万前往京师,让军队驻扎在城外,只率领十多人跟着自己进入京师,前往朝见朱友珪,朱友珪更加害怕,赏赐他几万以后让他回去。
不久梁末帝谋划讨伐朱友珪,向赵岩询问,赵岩说:“这件事成败的关键,在于招讨使杨师厚。只要得到他的一句话,晓谕禁军,我们的事情立刻可以成功。”梁末帝于是派遣马慎交暗中拜见杨师厚,杨师厚犹豫不决,对他的下属说:“当初郢王(朱友珪)谋杀太祖时,我没有率兵征讨他。现在君臣的名分已经确定,又无缘无故地改变计谋,别人会怎么看我呢?”他的部下中有人说:“朱友珪杀害君父,均王(梁末帝,此时为均王)凭借大义来诛杀叛贼,这件事容易成功。他如果剿灭叛贼朱友珪(而您却没有呼应),您以后将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杨师厚彻底醒悟,于是派遣他的部将王舜贤到洛阳,拜见袁象先,与他商议起事,派朱汉宾率军驻守华州作为策应。梁末帝最终与袁象先诛杀了朱友珪。
    梁末帝即位,封杨师厚为邺王,朝廷给他的诏书不直呼其名,以示尊重,事情无论大小都征询他的意见,但是内心更加猜忌畏惧他。不久杨师厚身上长痈疽而死,梁末帝为此在朝堂接受群臣的朝贺。由此才将杨师厚的地盘分为相州、魏州两镇。魏州军叛乱,魏博臣民投降晋国,梁国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从此开始。 

《新五代史·杨师厚传》    


邵长蘅《阎典史传》
《明史·顾佐传》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郑人逃暑》
《北齐书·王纮传》
《北齐书·循吏传》
《魏收改武学文》
《北齐书·崔暹传》
《北齐书·陈元康传》
《北齐书·段韶传》
《北齐书·颜之推传》
《北齐书·裴让之传》
《北齐书·綦连猛传》
《北齐书·袁聿修传》
《北齐书·崔昂传》
《北齐书·卢文伟传》
《北齐书·和士开传》
《北齐书·崔季舒传》
《北齐书·卢潜传》
《北齐书·斛律羡传》
《北齐书·阳斐传》
《北齐书·独孤永业传》
《北齐书·杨愔传》
《北齐书·傅伏传》
《北齐书·尧雄传》
梦溪笔谈之《古镜》
《晏殊初仕》
《润州玉磬》
《杜五郎传》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