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唐书·姚瑞传》

输入关键字:

《新唐书·姚瑞传》


新唐书
原文
    姚璹字令璋,少孤,抚昆媦友爱。力学,才辩掞迈。永徽中,举明经第,补太子宫门郎。武后时,擢夏官侍郎。坐从弟敬节叛,贬桂州长史。后方以符瑞自神,璹取山川草树名有“武”字者,以为上应国姓,类以闻。后大悦,耀文昌左丞。永徽后,左右史唯对仗承旨,仗下谋议不得闻。璹以帝王谟训不可阙纪,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责宰相自撰,号《时政记》,以授史官。从之。时政有记自璹始。延载初,拜纳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顺,导典枢机;嵇康被戮,绍以忠死。是能为累乎?”后曰:“此朕意,卿无恤浮言。”证圣初,加秋官尚书。明堂火后欲避正殿应天变琦奏此人火非天灾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汉业昌圣人之道随物示化况明堂布政之宫,非宗庙,不宜避正殿,贬常礼。”则天乃依璹奏。后封嵩山,诏璹总知仪注,为封禅副使。时九鼎成,后欲用黄金涂之。璹奏:“鼎者,神器,贵质朴,不待外饰,岂待涂金为符曜耶?”后乃止。契丹盗塞,副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使。坐累,下迁益州长史。始,蜀吏贪暴,璹瓋发之,无所容贷。后闻,降玺诏慰劳,因谓左右曰:“为二千石清其身者易,使吏尽清者难,唯琦为兼之。”新都丞朱待辟坐赃应死,待辟所厚浮屠理中谋杀璹,据剑南。有密告后者,诏璹穷按。璹深探其狱,迹疑似皆捕逮,株党牵联数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动奏璹狱不平,有诏勿治。久之,致仕。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赠越州都督,谥曰成。
(节选自《新唐书·姚瑞传》)

译文
    姚璹字令璋,年轻时就没有了双亲,抚养弟妹以友爱著称。他勤奋学习,才智机辩横溢超群。永徽年间,考中明经科,补任太子宫门郎。武后时,升任夏官侍郎。因堂弟姚敬节叛逆而受到牵累,被贬为桂州长史。武后这时正用吉祥的征兆来神话自己,姚璹便取山川草木中名称中有“武”字的,认为是上天顺应国姓,收集分类予以上奏。武后很高兴,提拔他为文昌左丞。永徽以后,左史和右史只是朝堂上接受圣旨,至于朝堂下的谋划和议论就不得而知了。姚璹认为帝王的谋略和训诲不可缺少记载,奏请说朝堂下所议论的军国政要,责成宰相亲自记述,称为《时政记》,把它交给史官。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时政有记载是从姚璹开始的。延载初年,朝廷任命他为纳言,主管部门的官吏认为姚璹的亲族犯法,不能担任侍臣。姚璹说:“王敦叛乱,王导主管中枢机要;嵇康被杀,嵇绍竭尽忠心而死。这能连累吗?”武后曰:“这是我的意思,你不要顾虑无根据的话。”证圣初年,姚璹被加授为秋官尚书。明堂失火,武后打算避居正殿,以此来顺应天变。姚璹上奏说:“这是人为火灾,不是天灾。从前宣榭失火,而周朝世代绵延;建章烧掉,而汉代王业昌盛。圣人之道,是随着事物发展也在变化,况且明堂是宣布政令的宫殿,并不是宗庙,不应当避居正殿,而破坏正常的礼制。”武则天就批准了姚璹的奏议。武后到嵩山封禅,下诏姚璹总管仪注典礼,担任封禅副使。当时九鼎铸成,武后打算用黄金涂饰。姚璹上奏说:“鼎是一种神器,贵在质朴,不需要装饰外表,难道还需要涂饰黄金增加吉祥征兆的光彩吗?”武后就不再坚持了。契丹侵犯边塞,姚璹担任梁王武三思榆关道安抚使的副职。因过失而受牵连,降职为益州长史。起初,蜀地官吏贪婪残暴,姚璹将他们揭发出来,一点也不宽容。武后闻知此事,下诏书慰问犒劳,就对身边的人说:“担任二千石的地方官自身清廉容易,要使属吏们都清廉就难了,只有姚璹能兼有二者。”新都丞朱待辟因犯贪污罪应当判处死刑,朱待辟相好的僧人理中阴谋杀掉姚璹,占据剑南。有人向武后密告,武后下诏姚璹彻底查办。姚璹深挖这个案子,形迹可疑的全部逮捕,株连了几千人。监察御史袁恕己上奏弹劾姚璹查办狱案不平允,皇帝下诏书说不要追究。过了好久,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留下遗言要求丧葬之事从简。追赠为越州都督,谥号成。

《新唐书·姚瑞传》    


《北齐书·高浟传》
《北齐书·王琳传》
《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张惠言《陈长生传》
唐文粹之《恶圆》
《右溪记》
《曹玮知镇戎军日》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明史·夏原吉传》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
《后汉书·梁统列传·梁统传》
刘可毅《记毗陵驿马》
《史记·游侠列传》
《宋史·李万超传》
《宋史·周淙传》
《师旷论学》
辛弃疾《审势》
《后汉书·马援传》
《宋史·张邦昌传》
《明史·郭应聘传》
莫与俦《先王父马赞》
《三国志·崔林传》
《新唐书·魏知古传》
《明史·郑辰传》
《明史·罗通传》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宋史·郑侠传》
《曾子杀彘》
曹丕《典论·论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