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刘安世为谏官》

输入关键字:

《刘安世为谏官》


宋史
刘安世为谏官

  【原文】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土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①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②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③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④。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⑤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⑥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待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释】①行已:是立身行事的意思。②妄语:说假话。③除:被授予官职。④言路:指做谏官。⑤正:纵然,即使。⑥正:端庆、严肃。 

  【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父亲刘航,官做到太仆卿。刘安世中进士以后,不去参加铨选,跟随司马光学习,曾向司马光请教全心尽责、立身行事的关键。司马光教导他要真诚,并要他从不说假话开始。后来伍起居舍人兼左司谏,升任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体貌魁梧,声如洪钟。在他刚刚被任命为谏官、尚未拜官任职时,上堂告诉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任命儿为谏官。如果做了谏官,一定要有见识、敢做敢为,自己敢于承担责任,但倘若有冒犯皇上之处,灾祸便马上临头。皇上正以孝道治天下,如果以母亲年老为托辞,应当可以避免任此官职。”母亲说:“不对,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直言敢谏的臣子,你父亲一辈子想任此职但未能如愿。你有幸任此官职,应当舍弃身家性命来报答国恩。即使获罪遭受流放,不论流放地点有多远,我都会跟你走。”刘安世于是接受任命。做谏官许多年,堂堂正正,主持公道。他在朝廷上当面指陈政令得失,有时皇帝十分恼怒,他就握着手版退后一步站着,等到皇帝怒气渐消,又走上前激烈陈辞。旁边的侍臣们远远地看着,退缩一边吓得淌汗,把他看作“殿上虎”,一时间没有不敬服他的。 




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
《杜黄裳》
《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
顾景星《李时珍传》
《兄弟争雁》
杜琼《雪之房记》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
《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
茅坤《与查近川太常书》
《囫囵吞枣》
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钱谦益《书沈伯和逸事》
《谏太宗十思疏》
《李绛善谏》
《猫说》
许獬《古砚说》
《后汉书·李固传》
《旧唐书·令狐彰传》
陆龟蒙《野庙碑并诗》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
《后汉书·宋均传》
《明史·刘熙祚传》
《米芾索帖》
《王者贵天》
《南史·萧憺传》
《新唐书·严郢传》
《隋书·游元传》
孙嘉淦《三习一弊疏》
《魏书·郦范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