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梁书·儒林传》

输入关键字:

《梁书·儒林传》


梁书
原文
    汉末丧乱,其道遂衰。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高祖有天下,深愍之,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改斗历,正权衡。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为时儒者,严植之等首膺兹选。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也。少善《庄》《老》,能玄言,精解《丧服》《孝经》《论语》。及长,遍治郑氏《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性淳孝谨厚,不以所长高人。少遭父忧,因莱食二十三载,后得风冷疾,乃止。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待。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待。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适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植之自疾后,便不受廪俸,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植之性仁慈,好行阴德.虽在暗室,未尝怠也。少尝山行,见一患者,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载与俱归,为营医药,六日而死,植之为棺殓殡之,卒不知何许人也。尝缘栅塘行,见患人卧塘侧,植之下车问其故,云姓黄氏,家本荆州,为人佣赁,疾既危笃,船主将发,弃之于岸。植之心恻然,载还治之,经年而黄氏差,请终身充奴仆以报厚恩。植之不受,遗以资粮,遣之。其义行多如此。
(节选自《梁书·儒林传>)

译文
    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工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入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

《晋书·儒林传》    《梁书·儒林传》    


《唐才子传•贾岛传》
《白居易传》
穆修《答乔适书》
《晋书·蔡豹传》
《晋书·姚苌传》
《晋书·张轨传》
《晋书·胡奋传》
《晋书·钟雅传》
《晋书·戴若思传》
《晋书·王恭传》
《晋书·朱伺传》
《晋书·陶回传》
《晋书·曹摅传》
《晋书·王彬传》
《晋书·荀羡传》
《晋书·习凿齿传》
《晋书·李熹传》
《晋书·祖纳传》
《晋书·阎鼎传》
《晋书·卢志传》
《晋书·殷仲文传》
《晋书·范宁传》
《晋书·羊琇传》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人也》
《晋书·鲁芝传》
《晋书·孙绰传》
《晋书·高光传》
《晋书·卫瓘传》
《晋书·阮籍传》(二)
《晋书·挚虞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