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晋书·刘乔传》

输入关键字:

《晋书·刘乔传》


晋书
原文
    刘乔,字仲彦,南阳人也。少为秘书郎,建威将军王戎引为参军。伐吴之役,戎使乔与参军罗尚济江,破武昌,还授荣阳令,迁太子洗马。以诛杨骏功,赐爵关中侯,拜尚书右丞。豫诛贾谧,封安众男,累迁散骑常侍。齐王同为大司马,初,嵇绍为冏所重,每下阶迎之。乔言于冏曰:“裴、张之诛,朝臣畏惮孙秀,故不敢不受财物。嵇绍今何所逼忌,故畜裴家车牛、张家奴婢邪?乐彦辅来,公未尝下床,何独加敬于绍?” 冏乃止。 

    顷之,迁御史中丞。冏腹心董艾势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乔二旬之中,奏劾艾罪衅者六。艾讽尚书右丞苟晞免乔官。张昌之乱,乔出为威远将军、像州刺史,与荆州刺史刘弘共讨昌。惠帝西幸长安,东海王越承制转乔安北将军、冀州刺史,以范阳王虓领像州刺史。乔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发兵距之。颖川太守刘舆昵于虓,乔上尚书列舆罪恶。河间王颙得乔所上,乃宣诏使镇南将军刘弘、征东大将军刘准、平南将军彭城王释与乔并力攻虓于许昌。舆弟琨率众救虓,未至而虓败,虓乃与琨俱奔河北。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救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乔复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间王颙进乔镇东将军、假节,以其长子祜为东郡太守,又遣刘弘、刘准、彭城王释等率兵援乔。 

    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祜距越于萧县之灵壁刘琨分兵自荥阳率兵迎越,遇祜,众溃见杀。乔众遂散,与五百骑奔平氏。帝还洛阳,大赦,越复表乔为太傅军谘祭酒。越薨,复以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 

译文
    刘乔,字仲彦,南阳人.年轻时担任秘书即,建威将军王戎引他为参军.讨伐吴国的战役中,王戎派刘乔和参军罗尚渡过长江,攻陷武昌,回来后任荥阳令,升任太子洗马.因诛杀杨骏有功,赐爵关内侯,任尚书右丞.参与诛杀贾谧,封爵安众男,多次升官至散骑常侍.齐王司马囧担任大司马,起初,嵇绍受到司马囧的器重,司马囧常走下殿阶迎接嵇绍.刘乔对司马囧说:“裴頠、张华遭到诛杀,朝臣都畏惧孙秀,所以不敢不接受财物.嵇绍现在对朝廷有什么威逼禁忌,而专门畜养裴家车牛、张家奴牌呢?乐彦辅来,您都不曾离开坐位,为什么偏偏对嵇绍敬意有加呢?”司马囧于是停止了这一举动。 

    不久,刘乔调任御史中丞.司马囧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极有权势,百官无人敢违背他的旨意.刘乔在二十天内,六次上奏弹勤董艾的罪过.董艾暗示尚书右丞苟晞罢免了刘乔的官职.张昌叛乱时,刘乔出任威远将军、豫州刺史,与荆州刺史刘弘共同征讨张昌.惠帝西至长安,东海王司马越秉承皇帝旨意调任刘乔为安北将军、冀州刺史,派范阳王司马虓兼任豫州刺史.刘乔认为任用司马虓并非天子诏命,不接受司马虓代理豫州刺史一事,起兵抵拒.颍川太守刘舆与司马虓亲近,刘乔上书尚书省列举刘舆的罪恶.河间王司马顒得到刘乔上书,就宣布诏命派镇南将军刘弘、征东将军刘准、平南将军彭城王司马释与刘乔共同在许昌攻打司马虓.刘舆之弟刘琨带领军队解救司马虓,援军未至而司马虓已败北,司马虓就与刘琨一同逃向河北.过了不久,刘琨带领五千名精锐的骑兵渡河攻打刘乔,刘乔劫持了刘琨的父亲刘蕃,用囚禁犯人的栅栏车载着刘蕃,据守考城以抵杭司马虓,刘乔的士卒不敌对手而溃败.刘乔又收拢散兵,在平氏县屯兵.河间王司马顒进升刘乔为镇东将军、假节,任他的长子刘祜为镇东太守,又派刘弘、刘准、彭城王司马释等率兵增援刘乔。 

    东海王司马越向天下转发檄文,带领三万士兵,将要入关迎接皇上,大军驻扎在萧县,刘乔感到畏惧,派其子刘祜在萧县的灵璧抵抗司马越.刘琨分兵从荥阳带领军队接应司马越,与刘祜遭遇,刘祜士卒溃散遭到杀害.刘乔的军队也随即溃散,带着五百个骑兵奔向平氏.元帝返回洛阳,大赦天下,司马越又上表请求让刘乔担任太傅军谘祭酒.司马越去世后,元帝又任刘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刘乔死于官任,当时六十三岁. 

《晋书·刘乔传》    


杨师孔《法华山看梅记》
《后汉书·郑孔荀列传·郑太传》
《列子学射》
列子《愚公移山》
《歧路亡羊》
《列子·天瑞》
《韩娥善歌》
《愚公移山》(二)
《独醒杂志·元祐初》
洪亮吉《与孙季逑书》
《明史·詹仰庇传》
《明史·邓愈传》
《明史·顾时传》
《明史·郭惟贤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邵捷春传》
《明史·乔宇传》
《明史·费宏传》(二)
《明史·王徽传》
《明史·蔡复一传》
《叶兑,字良仲,宁海人》
《明史·沈链传》
《明史·程国祥传》
《明史·文震孟传》
《明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
《明史·刘三吾传》
《宋史·文彦博传》
《宋史·吕端传》(二)
《宋史·张威传》
《宋史·李重贵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