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清史稿·李光地传》

输入关键字:

《清史稿·李光地传》


清史稿
原文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锦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十四年,密疏言:“闽疆褊小,自二贼割据,诛求敲扑,民力已尽,贼势亦穷,南来大兵宜急攻,不可假以岁月,恐生他变,方今精忠悉力于仙霞、杉关,郑锦并命于漳、潮之界,惟汀州小路与赣州接壤,贼所置守御不过千百疲卒,窃闻大兵南来,皆于贼兵多处鏖战,而不知出奇以捣其虚,此计之失也。宜因贼防之疏,选精兵万人或五六千人,诈为入广,由赣达汀,为程七八日耳,二贼闻急趋救,非月余不至,则我军入闽久矣,贼方悉兵外拒,内地空虚,大军果从汀州小路横贯其腹,则三路之贼不战自溃,伏乞密敕领兵官侦谍虚实,随机进取。”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因内阁学士富鸿基上之,上得疏动容,嘉其忠。十六年,复泉州,光地谒拉哈达于漳州,拉哈达疏称光地“矢志为国,颠沛不渝,宜予褒扬”,命优叙,擢侍读学士。 
    十七年,同安贼蔡寅结众万余,以白巾为号,掠安溪,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绝其粮道,贼解去,未几,锦遣其将刘国轩陷海澄、漳平诸县,断万安、江东二桥,南北援绝,光地遣使赴拉哈达军告急,值江水涨,道阻,乃导军自漳平、安溪小道入,光地从父日  [注]率乡勇度石珠岭,芟荆棘,架浮桥以济,又使弟光垤、光垠以乡兵千度白鸽岭,迎巡抚吴兴祚军于永春,师次泉州,击破国轩,窜入海。拉哈达上其功,再予优叙,迁翰林学士。光地上疏推功将帅,辞新命,不允。 
    十九年,光地至京师,授内阁学士。入对,言:“郑锦已死,子克塽幼弱,部下争权,宜急取之。”且举内大臣施琅习海上形势,知兵,可重任。上用其言,卒平台湾。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九》) 
[注]   ,音未详,人名用字。 

译文
    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年幼时聪明奇特他努力学习,仰慕古人,康熙九年成为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担任编修。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叛,郑锦占据泉州,李光地侍奉双亲藏在山谷中,郑锦与耿精忠一起派人招抚他,他极力抗拒。康熙十四年,他秘密上疏道:“闽地地界狭小,自从二贼割据后,他们就用残酷的手段盘剥百姓,百姓的人力和物力已经用尽,反贼的势头也已经陷入困境,南来的大军应该急攻,不能给敌人时间,否则恐怕会出现其他变故,现在耿精忠正在全力对付仙霞、杉关,郑锦也在漳、潮的交界作战,汀州只有小路与赣州接壤,反贼所安排守卫的人不过几百上千个疲惫的士兵,我私下听说大军南来时,都在敌人多的地方激战,却不知道出动奇兵来进攻敌人的空虚之处,这是计策的失误,应该趁着反贼防备疏忽,选精兵一万人或五六千人,假装要进入广州,从赣州到达汀州,行程只有七八天而已,两个反贼听到情况紧急会赶来救助,没有一个多月不会赶到,而我们的军队进入闽地很久了,反贼正在用尽兵力对外抵抗,内地空虚,大军如果从汀州小路横贯敌人腹地,那么三路的反贼不战自溃,伏惟请求秘密命令领兵官侦察虚实,看情况进军攻取。”把密信放在蜡丸中,派人从小路赶到京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上了密信皇帝得到密信后很感动,称赞他的忠诚,康熙十六年,收复泉州,李光地在漳州拜谒了拉哈达,拉哈达上疏称赞李光地“矢志为国,颠沛不渝,宜予褒扬”,皇帝命令从优奖励他,提升他为侍读学士。 
    康熙十七年,同安的反贼蔡寅纠结众人一万多,用白巾作为记号,劫掠安溪。李光地招募乡勇一百多人坚守,断绝了反贼的运粮道路,反贼散去,不久,郑锦派遣自己的部将刘国轩攻陷了海澄、漳平等县,截断了万安、江东两座桥,南北的援助不通,李光地派人赶赴拉哈达的军中告急,正赶上江水上涨,路道被阻,于是引导军队从漳平、安溪的小路进入,李光地的叔父李日  率领乡勇翻过石珠岭,斩断荆棘,架起浮桥而渡河,他又派弟弟李光垤(dié)、李光垠带领乡兵一千人越过白鸽岭,在永春迎接巡抚吴兴祚的军队,军队驻扎在泉州,打败了刘国轩,刘国轩逃窜到了海上。拉哈达奏上李光地的功劳,皇帝再次予以从优奖励,升为翰林学士。李光地上疏推辞功劳给将帅,辞让新的命令,皇帝没有允许(或:没有被允许)。 
    康熙十九年,李光地到了京城,担任内阁学士。入朝奏对,说:“郑锦已死,他的儿子郑克塽(shuǎng )年幼而弱小,部下争夺权力,应该马上攻取他们的地盘。”而且举荐说内大臣施琅熟悉海上形势,懂得用兵,可以委以重任,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平定了台湾。 

《清史稿·李光地传》    


《明史·宋晟传》
高启《书博鸡者事》
《汉书·霍光传》
《汉书·刘向传》
《汉书·于定国传》
《汉书·王褒传》
《汉书·魏相并吉传》
《汉书·公孙贺传》
《汉书·阅王商传》
《汉书·朱买臣传》
《汉书·王尊传》
《汉书·儿宽传》
《汉书·赵充国传》
《汉书·樊哙传》
《汉书·胡建传》
《宣帝时,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起》
《汉书·张释之传》
《汉书·王温舒传》
《汉书·孙宝传》
《汉书·孔光传》
《汉书·鲍子都传》
《汉书·朱博传》
《汉书·董仲舒传》
《汉书·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
《汉书·田叔传》
《汉书·李广苏建传》
《汉书·兒宽传》
《汉书·翼奉传》
《汉书·辛庆忌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