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苏轼《士燮论》

输入关键字:

苏轼《士燮论》


苏轼
原文
    料敌势强弱,而知师之胜负,此将帅之能也。不求一时之功,爱君以德,而全其宗嗣,此社稷之臣也。鄢陵之役,楚晨压晋师而陈。诸将请从之,范文子独不欲战。晋卒败楚。楚子伤目,子反殒命。范文子疑若懦而无谋者矣。然不及一年,三却诛,厉公弑,胥童死,栾书、中行偃几不免于祸,晋国大乱。鄢陵之功,实使之然也。 
    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之功,圣人所甚惧也。夜光之珠,明月之璧,无因而至前,匹夫犹或按剑,而况非常之功乎!故圣人必自反曰:此天之厚于我乎?抑天之祸余也?故虽有大功,而不忘戒惧。中常之主,锐于立事,忽于天戒,日寻干戈而残民以逞,天欲全之,则必折其萌芽,挫其锋芒,使其知所悔。天欲亡之则以美利诱之以得志使之有功以骄士玩于寇仇而侮其人民至于亡国杀身而不悟者天绝之也。呜呼,小民之家,一朝而获千金,非有大福,必有大咎,何则?彼之所获者,终日勤劳,不过数金耳。所得者微,故所用者狭无故而得千金,岂不骄其志而丧其所守哉。由是言之,有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汉高皇帝之得天下,亲冒矢石与秦、楚争,转战五年未尝得志。既定天下,复有平城之围。故终身而不事远略,民亦不劳。继之文、景不言兵。唐太宗举晋阳之师,破窦建德,虏王世充,所过者下,易于破竹。然天下始定,外攘四夷,伐高昌,破突厥,终身师旅不解,几至于乱者,以其亲见取天下之易也。 
    故兵之胜负,不足以为国之强弱,而足以为治乱之兆。盖有战胜而亡,有败而兴者矣。会稽之栖,而勾践以霸。黄池之会,而夫差以亡。有以使之也夫。昔虢公败戎于桑田,晋偃知其必亡,曰:“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晋果灭虢。此范文子所以不得不谏。谏而不纳,而又有功,敢逃其死哉!使其不死,则厉公逞志,必先图于范氏,赵盾之事可见矣。赵盾虽免于死,而不免于恶名,则范文子之智,过于赵宣子也远矣。 
(选自《新编东坡海外集》有删改) 
[注]①士燮:即范文子,名燮,士为其官职。 

译文
    估计敌方势力强弱,就知道军队的胜负,这是将帅的能力。不贪求一时的功劳,用仁德爱护君主,保全国君的宗族后代,这就是能够顾全大局且使国家长治久安的良臣。鄢陵之战,楚军早晨逼近晋军布阵。各位将士请求出征迎战,唯独范文子不答应与楚军作战。晋国的士兵打败了楚国。楚共王被晋军射中眼睛,楚国司马子反丧命。范文子在这场战争中看来好像胆小懦弱,没有谋略一样。但是不到一年,三却被杀,晋厉公被杀,胥童被杀,栾书、中行偃几乎也不能免于祸乱,整个晋国大乱。鄢陵之战的功劳,实在是造成晋国大乱的原因。 
    有了异于寻常的人,这样之后就有异于寻常的功勋、成绩。而面对异于寻常的功勋、成绩,圣人会感到很惊异的。夜光珠、明月璧,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财利,平常人也知道按剑警惕,更何况那些异于寻常的功勋、成绩呢!所以圣人面对非常之功必定反省自问:这是老天爷特别优待我还是祸害我呀?所以即使有大功劳,也不忘戒备警惕。具有中等资质、不慧不痴的君主,急于创造功业,疏忽了老天的告诫,天天攻伐战争、残害人民以显示他们的威风志气,老天爷若要保全他,那就必定会在他的思想行为刚一冒头之时就折断它,打掉它的锋芒锐气,使他知道悔过老天爷若要灭亡他,就用美色、利益诱惑他让他志得意满,使他因为功劳而对下级骄横无礼,忽视仇敌的存在,而欺侮压迫他的百姓,到了亡国杀身的地步还不悔悟的,老天爷是要灭掉他。唉,普通人家,一朝之间突然获得大量钱财,不是有大福,必定有大祸临头,为什么呢!那个获得的人,整天勤恳劳作,不过微薄的收入罢了。收入微薄,所以需要花费应用的范围狭小。无缘无故得到了大量钱财,岂不是让他骄傲而丢失了他原来惯守的生活原则。因此,夺得天下当上皇帝的人,如果天下得来艰难,那么丧失也不容易,如果得来容易,那么丧失也会很容易。汉高皇帝刘邦得到天下,亲自冒着箭石和秦、楚作战,转战五年,都未能称王天下。等到平定天下之后,又发生了平城之围,所以一生都不扩大对外的侵略战争,老百姓也没有征战之苦。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也不提倡攻伐战争。唐太宗举兵晋阳大破窦建德军,虏获王世充,所过之处,势如破竹。但是天下刚刚安定,就对外斥逐周围的少数民族,出兵高昌,攻打突厥,终身都没有放弃过军事战争,国家多次处于战乱之中,是因为他亲眼目睹取得天下很容易。 
    所以说战争的胜负,不足以成为国家的强弱的依据,却足以成为国家安定是否的先兆。因为有的国家因为打仗胜利而灭亡,也有的国家因为打仗失败而兴盛。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栖于会稽,成为横行江淮的霸主。黄池会盟,吴国之后连吃败仗亡国都是有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的。以前虢公在桑田击败少数民族戎,晋国的偃预测其必亡,说:“这是老天爷有意夺他的镜子(使他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之处)而加剧他的隐患。”晋国果然灭掉虢。这也是范文子不得不劝告厉公的原因。劝告了却不被接纳,厉公又打了仗,范文子能逃得了必死的下场吗?假使他不死,那么厉公得志,必定先下手谋杀范文子,从赵盾一事中就可以知道了。赵盾最终虽然免于一死,但是免不了弑君的恶名。范文子的智慧,远远超过赵盾。 

苏轼《士燮论》    


《旧五代史·马全节传》原文及飜译
《旧五代史·皇甫遇传》原文及翻
《陶庵梦忆序》(修正版)
《季氏将伐颛臾》
《晚游六桥待月记》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苦斋记》(修正版)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养生主》
《论修身》
《说勤》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推敲》
《勾践灭吴》
《师说》
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刻舟求剑》教学参考
欧阳修《画眉鸟》
《不食嗟来之食》
《人有其宝》
《杜为凤翔节度使》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天目(袁宏道)课文逐字逐句版直译
曹植《白马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之奴才形象浅析
《使至塞上》
《劳山道士》
《习惯说》
《水槛遣心二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