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书·刘延孙传》

输入关键字:

《宋书·刘延孙传》


宋书
原文
    刘延孙,彭城吕人。初为彭城王义康司徒行参军。时索虏围县瓠,分军送所掠民口在汝阳,太祖诏世祖遣军袭之。议者举延孙为元帅,固辞无将用,举刘泰之自代。泰之既行,太祖大怒,免延孙官。世祖即位,以为侍中,领前军将军。下诏曰:“朕藉群能之力雪莫大之耻以眇眇之身托于王公之上思所以策勋树良永宁世烈,侍中延孙率怀忠敏,器局沈正,可封东昌县侯,食邑二千户。”臧质反叛,上深以东土为忧,出为冠军将军。事平,遣至江陵,分判枉直,行其诛赏。仍徙为雍州刺史,以疾不行。留为侍中。素有劳患,其年增笃,诏遣黄门侍郎宣旨问疾。先是,高祖遗诏,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延孙与帝室虽同是彭城人,别属吕县。刘氏居彭城县者,又分为三里,及吕县凡四刘。虽同出楚元王,由来不序昭穆。延孙于帝室本非同宗,不应有此授。时竟陵王诞为徐州,上深相畏忌,迁之于广陵。广陵与京口对岸,欲使腹心为徐州,故以南徐授延孙。三年,竟陵王诞有罪,不受征,延孙驰遣中兵参军杜幼文率兵起讨。诞遣使刘公泰赍书要之,延孙斩公泰,送首京邑。五年,诏延孙曰:“旧京树亲,由来常准。卿前出所有别议,今此防久弭,当以还授小儿。”征延孙为侍中。延孙疾病,不任拜起,上使于五城受封版。明年,卒,时年五十二。上甚惜之,下诏曰:“故尚书左仆射延孙,风局简正,体识沈明,几将二纪。考终定典,宜尽哀敬。”又诏曰:“故司徒文穆公延孙,居身寡约,家素贫虚。葬送资调,固当阙乏,可赐钱三十万,米千斛。”
(节选自《宋书·刘延孙传》,有删节)

译文
    刘延孙,彭城吕人。最初他担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行参军。当时,索虏围困县瓠,分派各军押送掠夺的人口到汝阳,太祖诏令世祖派军队袭击。决策的人推举延孙为元帅,延孙说自己没有将领之才而极力推让,举荐刘泰之代替自己。刘泰之进兵后,太祖大怒,免去刘延孙的官职。世祖即位,任命他为侍中,领前军将军。下诏说:“朕借助众位贤能的大力,洗雪莫大的耻辱,从微末之人,托身于诸王公之上。思量如何策封功勋、奖励良臣,使圣明之世永保太平。侍中刘延孙胸怀忠诚明敏,器量大而且深沉公正,可以封东昌县侯,食邑二千户。”臧质反叛,皇上为东部国土深感忧虑,派刘延孙任冠军将军。叛乱平息后,朝廷派遣他到江陵,判别臧质叛乱中江陵官员的表现,从恶者诛杀,不从者奖赏。又迁任雍州刺史,因为患病未上任。他留在京城担任侍中。他平常患有劳疾,这年病情加重,皇上诏令黄门侍郎宣告旨意,问候病情。先前,高祖有遗诏,认为京口是战略要地,离京城很近,如果不是宗室近亲,不准任长官。刘延孙与皇室虽然同是彭城人,但户籍另属吕县。刘氏住在彭城县的又分为三里,加上吕县共有四刘。四刘虽然同为汉代楚元王之后,但从来不曾排辈论宗。刘延孙同帝室本来就不是同宗,不应该授予这一职务。当时竟陵王刘诞担任徐州刺史,皇上对他很畏惧猜忌,把他迁往广陵。广陵与京口隔江相望,皇上想让心腹担任徐州刺史,因而授予刘延孙南徐州刺史一职。三年,竟陵王刘诞有罪,不受皇上征召,刘延孙立即派中兵参军杜幼文率兵讨伐。刘诞派遣使者刘公泰携书信约他同时反叛,刘延孙斩杀刘公泰,将其首级送往京城。五年,诏令刘延孙说:“过去京口由皇亲镇守,是一贯的规定。你过去出镇京口,是另有缘故,如今对刘诞的防备早已消除了,应当将这一职务授给我的儿子。”召刘延孙入朝任侍中。刘延孙患病,不能起来拜官,皇上让他在五城接受封版。第二年,刘延孙去世,享年五十二岁。皇上很惋惜他,下诏说:“已故尚书左仆射刘延孙,风度气量简朴纯正,行止见识深沉明敏,将近二十四年。参照善终的定典,宜尽哀悼崇敬之情。”又下诏说:“已故司徒文穆公刘延孙,立身节俭简朴,家中平素贫寒困乏。送葬的资财,想来当有缺乏,可赐钱三十万,米千斛。”

《宋书·刘延孙传》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顾炎武《吴同初行状》
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顾炎武《抄书自序》
管同《记鸽》
管同《灵芝记》
《登扫叶楼记》
梅曾亮《记棚民事》
梅曾亮《游小盘谷记》
《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
《新五代史·康延孝传》
《新五代史·王朴传》
《新五代史·周臣传》
《新五代史·冯晖传》
《新五代史·唐臣传·史建瑭》
《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新五代史·霍彦威传》
《新五代史·郑遨传》
《新五代史·孙德昭传》
《新五代史·李严传》
《新五代史·范延光传》
《新五代史·王景崇传》
《新五代史·孔谦传》
《新五代史·张敬达传》
《新五代史·刘昫传》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新五代史·杨行密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