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书·沈璞传》

输入关键字:

《宋书·沈璞传》


宋书
原文
    沈璞字道真林子少子也童孺时神意闲审有异于众太祖问林子闻君小儿器质不凡甚欲相识林子令璞进见太祖奇璞应对谓林子曰:“此非常儿。”年十许岁,智度便有大成之姿,好学不倦,善属文,时有忆识之功。尤练究万事,经耳过目,人莫能欺之。弱冠..,吴兴太守王韶之再命,不就。张邵临郡,又命为主簿,除南平王左常侍。太祖..引见,谓曰:“吾昔以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日之授,意在不薄。王家之事,一以相委,勿以国官乖清涂为罔罔也。”元嘉十七年,始兴王漆为杨州刺史,宠爱殊异,以为主簿。时顺阳范晔为长史,行.州事。晔性颇疏,太祖召璞谓曰:“神畿之政,既不易理。濬以弱年临州,万物皆属耳目,赏罚得失,特宜详慎。范晔性疏,必多不同。卿腹心所寄,当密以在意。彼虽行事,其实委卿也。”璞以任遇既深,乃夙夜匪懈,其有所怀,辄以密启。每至施行,必从中出。晔谓圣明留察,故深更恭慎。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黩,璞有力焉。除秣阳令。时天下殷实,四方辐辏,京邑二县,号为难治。璞以清严制下,端平待物,奸吏敛手,猾民知惧。其闾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斗,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者,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探擿是非,各标证据,或辨甲有以知乙,或验东而西事自显,莫不厌伏,有如神明。以疾去职。太祖厚加存问,赏踢甚厚。三十年,元凶弑立,璞乃号泣曰:“一门蒙殊常之恩,而逢若斯之运,悠悠上天,此何人哉!”日夜忧叹,以至动疾。会二凶逼令送老弱还都,璞性笃孝,寻闻尊老应幽执,辄哽咽不自胜,疾遂增笃,不堪远迎,世程义军至界首,方得致身。先是,琅邪颜竣欲与璞交,不酬其意,竣以致恨。及世程将至都,方有谗说以墣奉迎之晚,橫罹世难,时年三十八。(《宋书•沈璞传》) 
【注】元凶:指宋文帝刘义隆之子刘劭,刘义隆被刘劭所杀。后文“二凶”指刘劭以及其弟刘睿。 

译文
    沈璞字道真,是沈林子的小儿子。孩童时,他便神气闲雅从容,与众不同,太祖问沈林子:“听说你的小儿子气质不凡,我很想见一见。”沈林子命令沈璞进见,太祖认为沈璞的应答与众不同,对沈林子说:“这不是一般的孩子。”沈璞十岁左右,智慧风度就显示出将有成就的姿态,他爱好学习,不知疲倦,擅长写文章,时常表现出记忆和判断的能力。对日常种种事务尤其精熟,凡经过他看一遍或者听一遍的,别人都不能欺骗他。长大之后,吴兴太守王韶之两次请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张邵担任郡太守,又命他担任主簿,授予南平王左常侍一职。太祖召见他,说:“我当年二十左右便出外镇;守,你家因为亲近皇室而辅佐过我,今日授予你这职务,这官不算低,王室的事情,都托付给你,不要因为落国官职有背清途而感到失意。”元嘉十七年,始兴王刘溶任扬州刺史,很受宋文帝宠爱,让沈璞担任刘溶的主簿。当时顺阳的范晔正担任刘溶的长史,兼管州中事务。范晔性格颇为疏狂,太祖召见沈璞说:“京城一带的政务,不容易管理。刘济因为年纪轻轻在任,天下人都看着他,赏罚得失之间,特别应该谨慎。范晔性格疏放,必然有很多不同意。你是我亲近的人,应该暗地里把州事放在心上。范晔虽然管事,我实际上是委任给你了。”沈璞因为被如此信任,于是日夜努力不松懈,他有什么想法,便暗中上告。每到施行时,必是由朝廷发出指示才敢执行。范晔以为皇上留心扬州政务,所以更加恭谨小心。沈璞在职八年,扬州太平无事,人民没有谤讥轻慢之言,沈璞做了巨大贡献。任命为秣阳县令。当时天下富裕,四面八方的人汇集京城一带,京城附近的两个县被认为特别不好治理,沈璞清明严肃管理属下,以方正公平待人,奸诈的官吏因此敛手,奸猾的小民也不敢犯法。那些乡间恶少、赌棍酒鬼,有的争夺财物,胡乱诬陷他人,以前不能判明的案件,沈璞都了解他们的姓名,以及巧诈的来龙去脉,探明是非寻找证据。有的追究甲犯从中来查询乙犯,有的验证东边的事情,西边的事情自然明白,百姓无不心服口服,认为他如同神明一样。沈璞因为有病离职,太祖多次慰劳,赏赐非常丰厚。元嘉三十年,刘劭弑杀文帝自立,沈璞于是哭着说:“我家蒙受皇上特别的思宠,却遇到这样的祸事。悠悠苍天,这是什么人啊!”日夜忧虑叹息,以致因极度悲哀而生病。恰遇刘劭和刘溶逼迫大臣送老弱家人回到京城,沈璞性格孝顺,不久又听说父老会被幽禁,便哭得不能承受,病情更加严重,因此不能远迎,世祖的义军到了界首,才能去迎接。之前,琅邪颜竣想和沈璞交朋友,沈璞不接受,颜竣便怀恨在心。到世祖将到京城时,就进谗言说沈璞奉迎太晚,沈璞便被冤杀,时年三十八岁。 

《宋书·沈璞传》    


《唐才子传·李贺》
《唐才子传·方干传》
《唐才子传·李端》
刘克庄《直秘阁林公行状》
《多言何益》
《宋史·曹彬列传》
《宋史·张咏传》
《汗不敢出》
《公冶长背诺》
《宋史·胡宿传》
钱谦益《梅长公传》
《晏子逐高缭》
《荆溪集》序
杨万里《林运使墓志铭》
杨万里《李台州传》
姚鼐《左仲郛浮渡诗序》
姚鼐《游灵岩记》
岳珂《义騟传》
《墨子·法仪》
《墨子·尚同上》
《墨子·尚贤上》
《回君传》
袁中道《石浦先生传》
袁中道《楮亭记》
陆游《放翁家训》(二)
陆游《东坡食汤饼》
老学庵笔记之《秦桧专横跋扈》
《放翁家训·序》
陆游《跋傅给事帖》
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