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元丰九域志 宋 王存 等

4-元豐九域志卷二
  元豐九域志卷二

  宋 王存等 撰

  河北路

  東路

  西路

  河北路【太平興國二年分河北南路雍熙四年分東西路端拱二年併一路熙寧六年復分二路】

  東路【北京見上州一十二軍四縣四十】

  開德府【澶州澶淵郡】鎮寧軍節度【治濮陽縣】

  地里東京二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濮州六十里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衛州一百七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滑州二十五里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北京六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四里自界首至滑州二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八里自界首至博州五十二里西北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博州二百二十五里

  戶主三萬六千六百三十七客一萬九千三百五十二土貢席二十領胡粉一十斤

  縣五雍熙四年以滑州衛南黎陽二縣隸州端拱元年以黎陽縣隸通利軍省臨黄縣入觀城慶歷四年徙清豐縣治德淸軍即縣治置軍使隸州皇祐元年省觀城縣入濮陽頓丘四年復置觀城縣熙寧六年省頓丘縣入淸豐

  中濮陽六鄉有衛陽山鮒鰅山黄河淇水瓠子口望觀城州東九十里六鄉有黄河泉源河

  緊臨河州西六十里二鄉土樓一鎮有黄河水濟渠澶源

  中清豐州北六十里二鄉清豐舊州二鎮有廣陽山黄河

  中衛南州西南五十里二鄉有九里溝

  古跡 帝丘本顓頊之墟夏后之世昆吾氏 顓頊城顓頊之所都 昆吾臺 新臺子夏詩序云衛宣公作新臺于河上即此也 衛靈公臺舊記云亦名重華之臺 楚丘城春秋時衛文公自漕邑遷於楚丘以避狄山海經云文帝葬於狄山隂今陵見存 廣陽山寰宇記附隅山今名廣陽山也山海經云漢水出鮒鰅之山景山詩云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旄丘爾雅云前高

  後下曰旄丘詩云旄丘之葛兮謂此 瑕丘禮記檀弓云公叔文子遊瑕丘蘧伯玉從文子曰樂哉斯丘也壇首春秋襄二十年澶淵是也 瓠子河决漢武帝塞之白馬玉璧將軍以下皆負薪是也 衛大夫祠即季路也為孔悝邑宰故稱大夫 顓頊陵史記皇覧曰在頓丘城門外廣陽里中 帝嚳陵皇覧曰在頓丘城南孔悝墓 汲黯墓

  上滄州景城郡横海軍節度【治清池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海一百八十里西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瀛州一百一十二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德州四十五里北至幽州五百七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濱州六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八里自界首至德州五十二里東北至海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九十六里自界首至瀛州一百二十里

  戶主五萬二千三百七十六客四千五百三十五土貢絹一十疋柳箱一十枚

  縣五治平元年從無棣縣治保順軍即縣治置軍使隸州熙寜二年徙樂陵縣治咸平鎮五年省饒安縣為鎮入青池六年省臨津縣為鎮入南皮

  望清池一十一鄉任河長蘆郭疃饒安四鎮乾符巷姑三女泥沽小南河五寨有浮陽水徒駭河

  望無棣州東南一百七十里五鄉無棣劇口車店三鎮有老烏山鬲津河無棣河

  緊鹽山州東六十里四鄉會寧通商韋家北三鎮有鹽山浮水

  緊樂陵州南一百三十五里七鄉歸化屯莊馬逮郭橋楊攀口東西保安七鎮有鬲津河馬河鈎盤河

  中南皮州西南六十里六鄉南皮馬明樂延臨津四鎮有小天台山濟河

  古跡 三河易水白馬泥池三水合故名三河 百木門城春秋子鮮出奔於木門 凉馬臺輿地志云漢武帝所築 騮山本無棣邑左氏傳北至於無棣是也漢武臺輿地志云漢武帝至此築 無棣河一名赤河圖經云漢破黄巾賊流血潢河故名赤河 鬲津河徒駭河 鉤盤河 駕馬河輿地志云即馬頰河 太史河 胡蘇河已上皆九河之數 子童城齊記云秦使方士徐福將童男女千人求蓬萊築此城 胡蘇亭漢志云東光有胡蘇亭 醼友臺圖經云魏文帝為五官中郎將與吳質重遊南皮築此臺故名焉 袁侯臺圖經云曹公逐袁譚於南皮於此城中築臺眺望 秦茅焦墓十道志茅焦齊人說秦始皇迎母者 尹吉甫墓 商不疑墓

  上冀州信都郡安武軍節度【慶歷八年升安武軍節度治信都縣】

  地里東京七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德州一百一十里西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趙州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恩州七十里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瀛州一百七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博州二百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邢州二百二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一十五里

  戶主四萬二千客九千一百三十六

  土貢絹二十疋

  縣六淳化元年以阜城縣隸永靜軍皇祐四年省堂陽縣為鎮入南宫升新河鎮為縣嘉祐八年省武邑縣為鎮入蓨熙寧元年省棗彊縣為鎮入信都六年省新河縣為鎮入南宫十年復置棗彊武邑縣

  望信都五鄉劉固宗齊來遠三鎮有胡蘆河降水上蓨州東北一百五十里二鄉王貫李億二鎮有漳河蓨市

  上南宫州西南六十二里三鄉長廬新河堂陽三鎮有降水枯瀆

  上棗彊州東南五十五里二鄉湯家一鎮有漳河上武邑州東北九十里二鄉觀津一鎮有漳河長蘆河中衡水州北三十八里二鄉有長蘆河降水

  古跡 扶柳城圖經云縣有扶澤多柳因號扶柳城劉梅嘗據此城以迎州祖 堯壇 觀津城按史記漢文竇皇后淸河觀津人也古賢未城中三州未有條京城古歷城水經注淸漳水經歷城南即此城也 昌亭

  城水經云漳水東北至昌亭合滂沲衡漳水今長蘆河則其故瀆也 堂陽本漢縣城冢記云商皇太子封母弟才為堂陽侯在堂之陽故名之 九門城按城冢記云鮌所造也 堯臺見城冢記郡國志云有二所並號堯臺 善縓城城冢記云夏上劉縓造 漢董仲舒墳漢常山王張耳墓 漢亞相絳侯周亞夫墓 漢南

  宫侯張歐冢

  河間府【瀛州河間郡】防禦【治河間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滄州六十里西至本州界四十八里自界首至永寧軍四十二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六十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莫州七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九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三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八十里戶主三萬二千六百一客一千七百二十六

  土貢絹三十疋

  縣二太平興國七年改關南為高陽關至道三年以高陽縣隸順安軍以宗州樂壽縣隸州熙寧六年省束城縣為鎮入河間景城縣為鎮入樂壽

  望河間五鄉未城永牢北林三鎮肅寧一寨有滹沱河高陽關

  望樂壽州南六十里六鄉景城劉解沙渦南大劉北望五鎮有徒駭河房淵

  古跡 四武偃城竹書紀年月司馬敗燕公子翼於武垣 東垣城方鎮記云晉公鑿渠引滹沱水遂禄西武恒縣於北置 河間獻王殿址在樂壽縣 中水城圖經云夏少康所造應劭曰以在寇易二水之間也 徒駭河九河之一也 成乎故城漢縣唐初竇建德據之謂之建德城 靈星祠漢郊祀志曰高祖詔御史令天下立靈星祠毛萇家方輿記曰今劭有毛萇毛尚有鮑叔牙墓

  上博州博平郡防禦【治新城縣】

  地里東京五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四十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濮州二百四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德州一百七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德州一百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恩州六十里

  戶主四萬九千八百五十四客三萬三千三十八土貢平綢一十疋

  縣四

  望聊城四鄉興利廣平王館沙冢四鎮有荏山黄河金沙水

  望高唐州東北一百一十里三鄉夾堆新劉固河南劉四鎮有黄河鳴犢溝

  望堂邑州西十里四鄉回河一鎮有黄河

  緊博平州東北五十里三鄉舊博平一鎮有漯水古跡 古平原邵城 古聊城本齊聊攝之地魯仲連為書射城中遺燕將即此處 古金堤漢書河决酸棗東潰金堤是也 漯河禹貢浮于濟漯達于河 古攝城春秋時齊之西境 晉文公臺 微子城十道志云在聊城縣 賈琮墓 華歆墓

  上棣州樂安郡防禦【建隆二年升團練乾德三年升防禦治厭次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濱州四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德州八十四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二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八里東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濱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一百五十里

  戶主三萬五百八十客八千三百六十三

  土貢絹絁各一十疋

  縣三大中祥符八年徙升城及厭次縣於陽信縣地復徙陽信縣於舊厭次縣

  上厭次五鄉歸仁七里渡指角達多永利五鎮有黄河中商河州西南八十里三鄉寛河太平二鎮有黄河馬頰河

  下陽信州東北四十里五鄉欽風西務新務三鎮有黄河鈎盤河

  古跡 無棣左傳曰賜我先君太公履北至於無棣是也 厭次續漢志云相傳秦始皇東遊厭氣碣石次舍因為名 邵城晉邵續屯兵於此 渧河漢都尉許【缺】鑿此進海故以帝為名後人加水

  上莫州文安郡防禦【治任丘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五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三里自界首至漉州三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十九里自界首至雄州一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五十九里自界首至漉州四十一里西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順安軍八里東北至本州界一十九里自界首至雄州一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五十四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五十五里

  戶主一萬三千客四百三十六

  土貢綿一百兩

  縣一太平興國六年以淸苑縣隸保州熙寧六年省長豐縣為鎮并省莫縣入任丘

  上任丘八鄉長豐一鎮馬村王家二寨有滹沱河濡水古跡 虞丘臺圖經云虞丘壽王居此 子貢陂三郡志云王道字子貢為東平郡守年九十一退居此陂謁城一名任丘城邢子勵三郡記云漢平帝使中郎將任丘築及桓帝北巡羣臣於此朝謁故名謁城 趙仙翁祠仙翁名夔字靈和大旱為民祈雨積薪自焚世謂大假而仙矣郡縣多立祠焉 張超墓漢書超字平敏靈帝時為大中大夫平原將軍

  中雄州防禦【治歸信容城二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定軍二十五里西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莫州一十五里北至涿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莫州三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一十里西北至分州一百五十里

  戶主八千七百七客二百六十二

  土貢綢一十疋

  縣二建隆四年以唐省全忠縣地置容城縣太平興國元年改歸義縣為歸信

  中歸信四鄉張家木塲三橋雙柳大渦七姑坦紅城新坦八寨有易水巨馬河瓦橋關

  中容城三鄉有南易水大泥淀

  古跡 易京城後漢書云獻帝初公孫瓚據幽州築此城以自固 張遼廟

  中霸州防禦【治文安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信安軍三十里西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雄州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漉州一百里北至幽州二百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乾寧軍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定軍四里東北至幽州二百里西北至幽州二百里戶主一萬四千一百二客九百五十七

  土貢絹一十疋

  縣二景祐元年省永清縣入文安徙文安縣為州治皇祐元年復徙舊地

  上文安三鄉劉家渦刀魚莫金阿翁雁頭黎陽喜渦鹿角八寨有滱水韋河百濟河益津關

  上大城州東一百五里二鄉萬春一鎮有滹沱河古跡 莫金口城漢封公孫渾邪為平曲侯即其地古南關城圖經云趙武靈王所築以朝鮮有關城故此云南關城 趙君廟神仙傳云夔字靈和漢武時為文安令好道百姓為立祠 周堪墳漢光禄大夫

  上德州平原郡軍事【治安德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棣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八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博州一百七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一百里東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二百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恩州一百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八千八百一十一客一萬八千二十七土貢絹一十疋

  縣二乾德六年省歸化縣入德平景祐二年省安陵縣為鎮入將陵慶歷七年以將陵縣隸永靜軍熙寧六年省德平縣為鎮入安德

  望安德八鄉德化縻村將陵懷仁德平重興盤河磁博八鎮有黄河鬲津河

  緊平原州西南四十里二鄉藥家水務二鎮有黄河金河

  古跡 鬲城縣通紀云鬲國㓱姓臯陶之後漢為縣㓱城即漢之歈縣 □堤古般城漢縣也 婁敬廟 東方朔墓 張騫墓 後漢彭寵墓 藺相如墓 婁敬墓 郭隗墓

  上濱州軍事【治渤海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青州二百里西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棣州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一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靑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棣州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滄州三百里西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一百四十里

  戶主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二客三萬一千七百二十一土貢絹二十疋

  縣二大中祥符五年省蒲臺縣為鎮入渤海慶歷三年析地置招安縣熙寧六年省為鎮元豐二年復為縣望渤海三鄉寜海東永和通賓舊安定三汊臺新安定李則丁字河九鎮有黄河

  緊招安州西北六十里二鄉永豐馬家莊二鎮有儒山沙河

  古跡 秦臺郡國志云秦始皇東遊築此臺以望滄海因榮浦縶馬今復有蒲似水楊而堪為箭

  下恩州清河郡軍事【唐貝州晉永清軍節度周降防禦皇朝建隆元年復為永清軍節度慶歷八年改恩州降軍事治清河縣】

  地里東京六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德州六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三十八里自界首至邢州二百里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北京二百二十里北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冀州五十二里東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德州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洺州二百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一百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六十二里自界首至趙州二百一十里

  戶主二萬二千五百三十五客二萬二千四十九土貢白氊一十條

  縣三至和九年省漳南縣為鎮入歷亭熙寧四年省清陽縣入清河

  望清河四鄉定遠阮村甘陵太清寧化田樓六鎮有永濟渠漳渠

  望武城州東五十里四鄉饒陽領宗竇保舊縣四鎮有永清渠河沙河

  緊歷亭州東九十里四鄉安樂楊村禮固漳南四鎮有永濟渠

  古跡 甘陵侯國合為清河縣地 貝丘左氏傳齊襄公田於貝丘今為清陽縣地 武城七國時趙平原君勝封於此 絃歌臺言偃為武城宰孔子過聞絃歌之聲後人因名之 故骸堤

  同下州永靜軍【唐景州周降為定遠軍隸滄州皇朝太平興國六年以軍直隸京師景德元年改永靜治東光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滄州九十五里西至本軍界八十八里自界首至冀州一百四十二里南至本軍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恩州一百四十里北至本軍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漉州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德州二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一百一十七里自界首至恩州一百八十五里東北至本軍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滄州七十五里西北至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一十里

  戶主二萬三百七十三客一萬三千一百一十二土貢絹一十疋簟一十領

  縣三太平興國六年以滄州東光縣淳化元年以冀州牟城縣隸軍慶歷七年以德州將陵縣隸軍嘉祐八年省阜城縣為鎮入東光熙寧十年復為縣

  緊東光四鄉新高弓高袁村三鎮有永濟渠漳河望將陵軍西南一百二十里三鄉安陵吳橋仁高趙宅王琮五鎮有永濟渠鈎盤河

  中阜城軍西七十里一鄉有衡漳河

  古跡 唐初為觀州又改為景州後治東光州改為定遠軍仍并弓高入之景德中改今名 胡蘇亭見漢書志 胡盧河即衡漳之别名 龍堂唐貞元中有龍見建祠堂 王莽河 東城圖經云趙簡子築古弓高城今號為簡城

  同下州乾寧軍【太平興國七年以滄州永綏縣置軍】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軍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滄州九十里西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瀛州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軍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永靜軍一百八十里北至界河一百五里東南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滄州六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三百七十五里東北至界河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一百六十里戶主五千二百六十三客一千一百九十三

  土貢絹一十疋

  鎮一太平興國七年置乾寧縣熙寧六年省為鎮范橋軍南三十里二鄉有永濟渠界河

  寨六

  釣臺軍北六十里

  獨流北軍北一百二十里

  獨流東軍北一百二十里

  當城軍北一百三十里

  沙渦軍北一百四十里

  百萬軍東北一百四十五里

  古跡 盤古溝水深三丈雖旱不涸 盤古墓

  同下州信安軍【太平興國六年以霸州淤口寨為破虜軍景德二年改信安】

  地里東京一千四百里東至本軍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乾寧軍一百五十五里西至本軍界八里自界首至霸州四十二里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五十里北至薊州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霸州七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定軍三十五里東北至巒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幽州一百八十里

  戶主三百一十八客三百九十一

  土貢絹一十疋

  寨六太平興國六年以霸州永清文安二縣隸軍後以二縣復隸霸州

  周河軍西十里

  刀魚軍北三步

  田家軍東一十里

  狼城軍東五十里

  佛聖渦軍東五十里

  李詳軍東六十里有界河滹沱河

  古跡 本古於口關也周世宗改關南於此置寨皇朝建軍石蓮池河北濟河 赤瓦河

  同下州保定軍【太平興國六年以涿州歸信 縣新鎮建平戎軍景德元年改保定】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三里自界首至信安軍六十七里西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雄州六十里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莫州五十里北至涿州一百八十七里東南至本軍界七里自界首至霸州三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莫州五十五里東北至本軍界八里自界首至霸州二十二里西北至幽州二百五十里

  戶主八百二十八客二百三十三

  土貢絁一十匹

  寨二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成二縣五百戶隸軍桃花軍北七里

  父母軍西北一十一里有滹沱河

  古跡 本雄州歸信縣之新鎮也皇朝分置軍以其形勝乃邊陣之衝要也

  西路【府一州一十一軍四縣五十三】

  次府真定府常山郡成德軍節度【治真定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府界八十九里自界首至祁州一十里西至本府界二百里自界首至太原府二百三十里南至本府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趙州二十里北至蔚州四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府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本府界一百一十九里自界首至平定軍八十五里東北至本府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定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三百六十里自界首至代州二百六十里

  戶主六萬九千七百五十三客一萬三千八百五十四土貢羅三十疋

  縣八建隆元年以孃子關北建承天軍隸府後廢開寶六年省石邑縣為鎮入獲鹿九門縣入稾城端拱二年以古城縣隸祁州淳化元年以束鹿縣隸州熙寧六年省井陘縣入獲鹿平山八年復置井陘縣徙天威軍祁縣治置軍使隸府八年省靈壽縣為鎮入行唐

  次赤真定八鄉大茂山滋水滹泥河

  次畿槀城府東六十三里六鄉有滋水滹沱河

  次畿欒城府南六十三里二鄉有泜水洨水

  次畿元氏府南九十八里六鄉有封龍山槐河

  次畿井陘府西南八十九里一鄉舊縣一鎮

  次畿獲鹿府西南九十九里三鄉石邑一鎮有平山滹沱河

  次畿平山府西六十五里五鄉有房山冶河

  次畿行唐府北五十五里六鄉靈壽慈谷二鎮有女山常水

  寨一咸平三年置熙寧八年析行唐縣二鄉隸寨北寨府西北一百里二鄉嘉祐一鎮

  古跡 井陘穆天子傳獵於陘山史記始皇興兵塞井陘口韓信東下井陘即此地 古土門亦井陘道也韓臺圖經云韓信築此臺 線漫水圖經云韓信背水為陣即此水也 唐克廣漢書張昆曰堯為唐侯封於此 樂王墓 藺相如墓

  望相州鄴郡彰德軍節度【治安陽縣】

  地里東京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潞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衛州九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磁州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澶州八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衛州七十六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洺州九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磁州三十五里

  戶主二萬六千七百五十三客二萬一千九十三土貢紗絹各一十疋知母胡粉各一十斤

  縣四天聖七年改永定縣為永和熙寧六年省永和縣為鎮入安陽鄴縣為鎮入臨漳

  緊安陽四鄉天禧永和二鎮有韓陵山龍洹水防水緊湯隂州南四十里一鄉有牟山菱山湯水淇水緊臨漳州東北六十里二鄉鄴一鎮有乘山漳水中林慮州西九十里一鄉磻陽冶一務有隆慮山洹水漳水

  上内丘州北四十七里五鄉堯山一鎮有干言山内丘山泜水渚水

  中南和州東南三十二里三鄉任一鎮有任水泜水古跡 星海山劉道之山川記云漢明帝母詣温湯水於此山置營幕因以為名 趙簡子臺 白起城 干言山海經云泜水又東南經干言山北詩云出宿于干飲餞于言是也 古柏人城皇甫謐帝王記堯所都也市相鄉城冢記云堯所置 張耳臺 帝堯廟城冢

  記云堯於此登山東贈洪水訪賢人故立廟 王離冢按漢書秦將也

  雄懷州河内郡防禦【建隆元年升團練四年升防禦治河内縣】

  地里東京三百二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衛州一百二十里西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孟州七十里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孟州四十里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澤州六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二百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孟州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三里自界首至衛州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孟州九十里

  戶主一萬九千一百三十四客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二土貢牛膝五十斤

  縣二天聖四年以獲嘉縣隸衛州熙寧六年省武德縣為鎮入河内修武縣為鎮入武陟

  緊河内七鄉武德宋郭清化萬善四鎮有太行徑黄河沁水須水

  中武陟州東八十五里六鄉修武一鎮有太行山天門山黄河沁水

  古跡 故邶鄘衛三國之地河内古邢國 古野王城春秋時野王邑晉人執晏弱於此 太行山禹貢太行至于碣石 邢水水經云在太行之阜經邢城西 古朝城 邢臺 葛伯城即湯始征者 修武城 沁陽城 淬劍池圖經云嵇康淬劍之所 獲嘉春秋甯邑漢武帝至此間南越相呂䮍首因為名 同盟山圖經云武王伐紂諸侯同盟此山 百尺河一名清水水經云清水出河内脩武縣北里亦云白鹿山 葛伯墓樊噲墓 張良墓

  望衛州汲郡防禦【至道三年升防禦治汲縣】

  地里東京一百三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滑州四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懷州二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相州五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二里自界首至鄭州五十一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澶州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涿州二百里

  戶主三萬三千八百四十三客一萬三千八百七十三土貢絹二十疋綿一百兩

  縣四天聖四年以懷州獲嘉縣隸州以衛縣隸通利軍熙寧三年廢通利軍以衛縣黎陽縣隸州六年省縣為鎮入黎陽新鄉縣為鎮入汲

  中汲五鄉杏園新鄉淇門三鎮有蒼山黄河御河上獲嘉州西北十里四鄉入寧一鎮有同盟山黄河清水

  中共城州西北五十五里三鄉銀錫一場有白鹿山天門山共山淇水百門陂

  中黎陽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四鄉衛苑橋二鎮有大伾山任人山黄河永濟渠

  監一熙寧七年置鑄銅錢

  黎陽州北二里

  古跡 汲城本牧野之地漢為縣 蒼山水經云方山西有蒼谷 鄘城周分商畿内為三國邶鄘衛是也獲嘉城事見懷州 延津魏志曹公遣于集守延津蘇門山孫登隱於此號蘇門先生 朝歌紂都也 鹿臺史記云紂厚賦税以實鹿臺之錢是也 酒池史記云紂以酒為池 共山闕馹十三州記云共伯復歸於國逍遥共山之首 天門山九州要記云嵇康採藥逢孫登彈一絃琴即此山 古凡城左氏傳云凡蔣邢芧周公之嗣也 太公廟又有太公泉 商太師廟比干廟也唐太宗朝贈太師 比干墓

  望洺州廣平郡防禦【建隆元年升防禦治永年縣】

  地里東京五百五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北京八十里西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磁州一百一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北京九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邢州四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北京六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磁州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邢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十八里自界首至邢州六十四里

  戶主二萬五千一百七客一萬六百五十二

  土貢平綢二十疋

  縣四熙寧三年省曲周縣為鎮入雞澤六年省臨洺縣為鎮入永平

  上永平四鄉臨洺東西二鎮

  望肥鄉州東南三十五里二鄉翟固新寨清漳新安四鎮

  緊平恩州東九十里二鄉白家灘南洛水二鎮

  中雞澤州東北六十里四鄉曲周北洺水二鎮

  古跡 亷頗臺 列人城汲冢記云梁惠王伐邯鄲取列人 洺水水經云洺水東流經曲梁城 古邸閣城圖經云紂所積倉書云武王克商巨橋之粟是也水經云衡漳水又北經邸閣西 毛遂冢 平原君墓張耳墓

  望深州饒陽郡防禦【治靜安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冀州一百里西至本州界七十三里自界首至祁州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冀州七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麗州五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冀州六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冀州七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河間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三里自界首至祁州六十五里戶主三萬三千五百一十八客五千二百五十

  土貢絹二十疋

  縣五太平興國八年以下博縣隸靜安軍雍熙二年軍廢還隸三年省下博縣四年復置改靜安仍省六澤望入焉淳化元年以真定府束鹿縣隸州至道三年以樂壽縣隸瀛州

  望靜安四鄉有衡漳水大陸澤

  望束鹿州西四十五里四鄉有衡漳水滹沱河

  望安平州西北八十五里三鄉有沙河滹沱河

  望饒陽州北九十里三鄉有滹沱河

  望武彊州東北六十里四鄉有衡漳水武彊泉

  古跡 滹沱河 下博漢縣屬信【缺】  武迷於下博是也 古危渡光武為赤眉所追將至滹沱使五伯前瞻慮驚衆紿言可渡比至氷合渡畢氷釋因名危渡白馬溝水經云魏白馬主所鑿 蕪蔞亭後漢光武自薊晨夜至饒陽蕪蔞亭是也 武彊故城漢侯國 武遂城破趙將扈輒於武遂斬首十萬即此城 光武廟

  上磁州滏陽郡團練【治滏陽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五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潞州三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八里自界首至相州四十二里北至本州界九十七里自界首至洺州一十三里東南至本州界一十里自界首至相州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相州三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洺州三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三十三里自界首至遼州二百里

  戶主二萬二十四客九千二百

  土貢磁石一十斤

  縣三太平興國元年改昭義縣為昭德熙寧六年省昭德縣為鎮入滏陽

  上滏陽一鄉昭德觀臺二祖臺村四鎮有滏山磁山漳水滏水

  上邯鄲州東北七十里二鄉大趙一鎮有邯山靈山漳水牛首水

  上武安州西北九十五里二鄉北陽固鎮邑城三鎮鐵冶一務有錫山武安山沼水

  古跡重岡魏文帝校獵賦曰陵重岡歷武城是也滏水圖經云泉源瀵湧若湯焉山海經云滏水出神茵之山 淬劍池圖經云干將淬劍於此 干將城 叢臺趙武靈王所築鄒陽上書云靚妝袨服叢臺之下者【缺】市 武安故城秦攻武安屋瓦皆震是也 武始

  城漢張【缺】封武始侯 武子城趙紀云趙武子所築鼓山有二石如鼓鳴即有兵 磁州出磁石磁毛石九侯城禮記紂脯九侯司馬彪曰九一作鬼 白起廟趙簡子冢 藺相如冢 趙奢冢 樂毅冢

  中祁州蒲隂郡團練【景德二年升團練治蒲隂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一十二里自界首至永寧軍三十八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八里自界首至定州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七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二十三里自界首至永寧軍三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趙州五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十二里自界首至永寧軍三十八里西北至本州界二十二里自界首至定州五十里戶主二萬一千二百六十八客二百二十四

  土貢花絁一十疋

  縣二端拱元年以真定府鼓城縣隸州景德元年以無極縣隸定州以定州蒲隂縣隸定州熙寧六年省隂澤縣為鎮入鼓城縣

  望蒲隂七鄉有唐河沙河雷源水

  緊鼓城州西南一百里三鄉深澤一鎮有滹沱河盤蒲澤

  古跡 孝相口圖經云一名危渡事見深州 下曲陽城春秋時鼓子鳶鞮之國也見左傳十三州志云中山有上曲陽故此云下

  望趙州趙郡軍事【治平棘縣】

  地里東京八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冀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九里自界首至平定軍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四里自界首至邢州七十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九里自界首至真定府八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冀州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九里自界首至邢州七十八里東北至本州界五十二里自界首至祁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真定府七十五里

  戶主三萬五千四百八十一客六千二百五十六土貢絹一十疋綿一百兩

  縣四開寶五年改昭慶縣為隆平熙寧五年以柏鄉贊皇二縣為鎮入高邑六年省隆平為鎮入臨城

  望平棘五鄉有洨水槐水

  望寧晉州東南四十一里四鄉奉城一鎮有洨水浸水上臨城州西南一百三里四鄉隆平一鎮有登輿山彭山泜水

  中高邑州西南四十二里五鄉柏鄉贊皇二鎮有贊皇山濟水

  古跡 平棘故城春秋棘邑十三州志戰國時改為平棘 古欒城晉欒氏别邑 沃州城水經云泜水東至沃州城入汰湖是也 柏鄉故城晉鄗邑管仲對齊桓公鄗邑之黍是也 象城圖經按趙記云舜弟象居之泜水山 平山城酈元水經云槐水又經平山南即

  此也 孤峙亭見隋圖經 漢光武廟 光武墓 魏大司農李卿墓 梁荀冢漢桓帝時為博士 漢馮唐墓 後漢耿純墓 漢任敖墓

  下保州軍事【建隆元年以莫州淸苑縣地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升為州治保塞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二十里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定州一百一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永寧軍二十里北至本州界五里自界首至廣信軍三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定州七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二十里西北至易州一百七十里

  戶主二萬一千四百五十三客三千四百二十

  土貢絹一十疋

  縣一太平興國元年改淸苑縣為保塞

  望保塞八鄉郎山一寨有枹楊山沈水饋軍河

  古跡 廣望城本漢縣武帝封中山靖王子為廣望侯同下州安肅軍【太平興國六年以易州宥戎鎮地置靜戎軍景德元年改安肅治安肅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雄州六十里西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廣信軍五里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保州一十五里北至易州八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二十五里西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保州二十五里東北至本軍界二十里自界首至雄州六十里西北至易州八十里

  戶主五千九百七客一千四

  土貢絁一十疋

  縣一太平興國六年析易州遂城縣地置靜戎縣景德元年改安肅

  中安肅三鄉有易水漕河

  古跡 易水水經云出代州廣昌縣西南至古河陽城燕太子丹送荆軻於此 古徐城城冢記云周景王時大將軍徐峻所造 左伯桃墓

  同下州永寧軍【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縣地置寧遷軍景德元年改永定天聖七年改永寧治博野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瀛州五十里西至本軍界四十二里自界首至邢州一十五里南至本軍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一十里北至本軍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州五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深州一百一十五里西南至本軍界三十二里自界首至祁州一十五里東北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順安軍七十三里西北至本軍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定州一百二十里

  戶主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二客九千五十七

  土貢綢一十疋

  縣一

  望博野七鄉新橋一鎮有沙河唐河

  古跡 郭丹城圖經云契丹相持築此城後於此約和至今名為和甸 霍光墓

  同下州廣信軍【太平興國六年以易州遂城縣置城虜軍景德元年改廣信治遂城縣】

  地里東京一千三百里東至本軍界七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一十三里西至易州九十里南至本軍界三十里自界首至保州一十里北至易州七十五里東南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五里西南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州二十五里東北至本軍界一十五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五里西北至易州八十里戶主三千一百七十三客一百八十

  土貢綢一十疋

  縣一

  中遂城四鄉有遂城山易水漕水鮑河

  古跡 遂城山本名龍山括地志云其上往往有仙人及龍跡 釜山邢子勵高陽記云漕水出釜山是也班妃山圖經云隋煬帝東征於山上置班姬廟 易水漕水高陽記云漕水出釜山南流經羊角淀北新城

  西至伏龍泉與漕水流 長城蒙恬所築 新城高陽記云本顓頊所造又名伏龍城

  同下州順安軍【太平興國七年以瀛州廢唐興縣地置唐興寨淳化三年升順安軍治高陽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軍界一十六里自界首至莫州五十五里西至本軍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保州四十五里南至本軍界八十一里自界首至漉州四十里北至本軍界一十三里自界首至雄州七十七里東南至本軍界四十里自界首至莫州三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四里自界首至永寧軍七十六里東北至本軍界一十六里自界首至雄州七十四里西北至本軍界一十六里自界首至安肅軍二十九里

  戶主七千一百六客三千八百三十一

  土貢絹一十疋

  縣一至道三年以漉州高陽縣隸軍熙寧六年省為鎮十年復為縣

  中高陽二鄉有徐河百濟河

  元豐九域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豐九域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