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36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丙申 公元36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 漢 ①劉秀 洛陽 世祖 光武 2 1建武12年  
  公孫述 成都(益州)   1 龍興12年  十一月亡
匈 奴 (19)呼都而尸道皋     18年  
高句麗 ③無恤 國内城    19年  

月曆表(建寅)               4749—354—1734606


干支
序数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6
28       (3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4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4
30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2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2
32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10
33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9
34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8
35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7
36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6
37 十一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5
38 十二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3

大事記

正月,吳漢破公孫述兵於武陽。三月,隴蜀民被略為奴婢者免為庶人。七月,吳漢大破公孫述。九月,吳漢與述軍戰於廣漢成都間,八戰八克。十一月,公孫述傷重死,延岑降漢。吴漢盡滅公孫氏,并族延岑,縱兵大掠。是歲,參狼等羌攻武都,馬援敗之,降者萬餘。九真徼外人張游率種人内屬,封為歸漢裏君。省金城郡,併於隴西。匈奴與烏桓助盧芳擾邊,遣將防遏之。竇融入朝拜冀州牧,河西五郡由漢置吏。




曾巩乘舟离开齐州去襄州任,作诗《离齐州后五首》,到任后作《襄州谢到任表》。
神宗以复熙、河、洮、岷、叠、岩等州,御紫宸殿受群臣贺,解所服玉带赐王安石。
王安国为著作佐郎兼秘阁校理。
高丽、夏并使贡于辽。
苏轼三十八岁,在杭州通判任,协助陈襄修复钱塘六井。
苏辙于除日作《题旧钟馗并引》。
曾巩作《天常朱君墓志铭》。
黄庭坚在北京。
秦观二十五岁。
李公择知鄂州。
晁补之谒苏轼。
文人交往乐趣多。
王观约于此年前后以将士郎守大理寺丞,知扬州江都县事,作《扬州赋》上之。
郭祥正约于此年前后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
冯山约于此年前后在世。
《青琐高议》的作者刘斧约于此年前后在世。
曾纡(1073—1135)生。
熊本平泸州夷。
宋神宗诏国子监,允许出售《九经》、子、史诸书给高丽。
王安礼为馆阁校勘。
辽要求宋毁撤河东路沿边戍垒,重划蔚、应、朔三州地界。
李常知湖州。
郑侠上所绘《流民图》。
司马光自洛阳上疏,请废新法及停止用兵西北。
王安石上《乞解机务札子》请求罢相,神宗允之。
王雱为右正言、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以疾从王安石之江宁。
晏几道下狱。
宋罢制科。
苏轼游宜兴,至单锡家,得伯父奂谢蒋堂(希鲁)启真迹。
在沈括主持下,司天监新制浑仪、浮漏成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