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五日(11月14 日),《新小说》创刊于日本横滨。

输入历史事件:

十五日(11月14 日),《新小说》创刊于日本横滨。

公元1902年 十月
十五日(11月14 日),《新小说》创刊于日本横滨。

编辑发行人为赵毓林,实为梁启超。自第二卷起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共出二十四号,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停刊。是为我国首家大型小说专业杂志。此刊宗旨及体例,《<新小说>第一号》(刊于《新民丛报》第二十号)云:“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近世学于域外者,多能言之。但我中国此风未盛,大雅君子犹吐弃不屑厝意。此编实可称空前之作也。……今日提倡小说之目的,务以振国民精神,开国民智识,非前此诲盗诲淫诸作可比。必须具一副热肠,一副净眼,然后其言有裨于用。名为小说,实则当以藏山之文、经世之笔行之。”《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第十四号)申明本刊条例:“一、本报宗旨,专在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厉其爱国精神。一切淫猥鄙野之言,有伤德育者,在所必摈。一、本报所登载各篇,著、译各半,但一切精心结构,务求不损中国文学之名誉。一、本报文言、俗语参用;其俗语之中,官话与粤语参用;但其书既用某体者,则全部一律。……”此文又列“内容”十五种:一、图画;二、论说,“本报论说,专属于小说之范围,大指欲为中国说部创一新境界,如论文学上小说之价值,社会上小说之势力,东西各国小说学进化之历史及小说家之功德,中国小说界革命之必要及其方法等”;三、历史小说,“历史小说者,专以历史上事实为材料,而用演义体叙述之”;四、政治小说,“政治小说者,著者欲借以吐露其所怀抱之政治思想也。其立论皆以中国为主,事实全由于幻想”;五、哲理科学小说,“专借小说以发明哲学及格致学”;六、军事小说,“专以养成国民尚武精神为主”;七、冒险小说,“以激厉国民远游冒险精神为主”;八、侦探小说,“其奇情怪想,往往出人意表。……本报更博采西国最新之本而译之”;九、写情小说,“人类有公性情二:一曰英雄,二曰男女。情之为物,固天地间一要素矣。本报窃附《国风》之义,不废《关雎》之乱,但意必蕴藉,言必雅驯”;十、语怪小说,“妖怪学为哲理之一科……取其(按:西人)尤新奇可诧者译之,亦研究魂学之一助也”;十一、札记体小说;十二、传奇体小说(按:指戏剧);十三、世界名人逸事;十四、新乐府;十五、粤讴及广东戏本。按:第八期后刊出“社会小说”栏。后起之小说报刊,其分栏、标目多沿《新小说》,故详录之。阿英《小说闲谈•清末小说杂志略》:“《新小说》是最早的一种……主要作家为梁启超吴趼人、羽衣女士、春梦生、玉瑟斋主人。所刊以小说为主,旁及诗歌、戏曲、笔记、歌谣。发表之著作,主要者如下:雨尘子《洪水祸》、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玉瑟斋主人回天绮谈吴趼人痛史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九命奇冤、颐琐黄绣球(以上小说);梁启超《世界末日记》吴趼人《电术奇谈》(以上翻译);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小说丛话》(以上杂著)。”又:“《新小说》可称之为‘开山祖’,小说地位之提高有赖乎此,《小说丛话》之开辟,亦以此为基点;小说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洪水祸》痛史九命奇冤黄绣球《新中国未来记》等,固自有其不可磨灭之时代价值;惜乎兼刊侦探,不免是白璧微瑕。”


唐桂芳《奉陈养吾书》:仰惟合下掇巍科,跻靮仕,分内事耳。
朱绪会《龟巢集重刻序》:盖尝论之,元末以诗文鸣者,铁崖倡纤谲之体,玉山侈歌舞之富,其他如张玉笥、刘羽庭辈,或羁縻于张士诚、方谷珍之官职,其诗亦哀艳动人,而终乏醇古之趣,不足以正人心、厚风俗,若文清公倜乎远矣。
《七修类稿》卷四十:元末,吴人顾阿英、陆德原、李鸣凤,皆富而好古,亦能诗文,至今有脍炙人口者。
《艺苑卮言》卷六:吾昆山顾瑛、无锡倪元镇,俱以猗卓之资,更挟才藻,风流豪赏,为东南之冠,而杨廉夫实主斯盟。
《艺苑卮言》卷六:当胜国时,法网宽,人不必仕宦。
胡应麟《报李仲子允达》:婺,越之东国也。
《诗薮》外编卷六:元婺中若黄文宪、柳文肃,皆以文名,而诗亦华整。
《诗薮》外编卷六:婺中黄、柳同辈吴立夫、胡长孺、戴九灵、王子充、宋潜溪诸子,皆以文章显,而诗亦工,当时不在诸方下。
《静居绪言》:逎易之《新乡媪》、《颍州老翁歌》,有白傅之真率。
《农田馀话》卷上:宋祚将终,不独文气衰弱,民间歌曲皆靡靡亡国之音,至今临安府瓦子印行小令,人家尚存,于此可见。
《石洲诗话》卷五:张蜕庵、贡玩斋皆元末大家。
《石洲诗话》卷五:蜕庵、玩斋、易之诸什,皆具有风骨,非漫为彩色者。
《石洲诗话》卷五:元时诸画家诗,如云林、大痴、仲珪集中,多属题画之作。
《石洲诗话》卷五:元末诗人于七古声调杂遝中,忽用“不有祝鮀之佞,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世矣”,又云“甚矣吾衰也久矣”云云。
《曲律》卷三:古曲自《琵琶》、《香囊》、《连环》而外,如《荆钗》、《白兔》、《破窑》、《金印》、《跃鲤》、《牧羊》、《杀狗劝夫》等记,其鄙俚浅近,若出一手。
《砚山斋杂记》卷二《恽氏说画小记》:南宗以唐王摩诘维、荆洪谷浩为祖,开文人笔墨游戏法。
十六日,曹伯启卒。
二十九日,虞集序王士点所编《禁扁》。
樊士宽序郑持正所撰《文章善戏》。
吴师道与黄溍等人复游金华北山,师道作《北山后游记》以记其事。
初八,妥懽贴睦尔即位于上都,是为顺帝。
二十五日,吴澄卒,年八十五。
三日,廷试进士同同、李齐等,复增名额,达百人之数。
李齐登左榜进士第一。
李祁举左榜进士第二人。
余阙举右榜进士第二人。
刘基中第二十六名进士,汉人、南人第三甲第二十名,授高安县丞。
宇文公谅登进士第。
朱文霆登进士第。
成遵登进士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