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樊增祥在西安臬署三刻诗集,并作自序(《樊山续集自序》)。

输入历史事件:

樊增祥在西安臬署三刻诗集,并作自序(《樊山续集自序》)。

公元1902年 九月
樊增祥西安臬署三刻诗集,并作自序(《樊山续集自序》)。

此次所刊丙午以后所作:“自丙申迄今,为诗十七卷,尽以付梓,此《樊山诗集》三刻也。”计:《身云阁》后集一卷;《青门消夏集》一卷;《朝天集》三卷;《晚晴轩集》一卷;《柳下集》一卷;《赴召集》一卷;《北台集》一卷、后集一卷;《执殳集》一卷;《西京酬唱集》一卷;《掌纶集》一卷;《洛花集》一卷;《西京酬唱后集》一卷;《音声树集》一卷;《煎茶集》一卷。后有续刻,至二十八卷,称《樊山续集》(臬署本)。附《樊山集》《樊山续集》序跋于此。顾曾烜光绪十九年冬《樊樊山集叙》:“其讲律于七言最细,斯成章较诸体尤多。……七律夥于五律,古诗俭于今诗。”余诚格光绪二十年秋七月《樊樊山集叙》:“居京师时,不诣人,客至不见,亦不答拜,人目为狂。然尝语诚格曰:李会稽、谭复堂,吾之师也。同辈中若孙仲容、王芾卿、沈子培,当在师友之间。其虚心如此。”又:“少与陶子珍齐名,人称陶樊。晚又与袁爽秋齐名,称袁樊云。”陶在铭光绪二十二年十月《樊山续集序》:“昔南皮师尝曰:洞庭南北得二诗人,壬秋歌行、云门今体,皆绝作也。又尝评其集云:诗第一,词亦第一,骈文第二。而李会稽亦云:今世学人能诗者,皆幽邃要窈,取有别趣。若精深华妙,八面受敌而为大家者,老夫与云门,不敢多让。此皆二十年前长老评骘之言也。云门才气俊逸,不可一世,而虚中善受,世鲜知者。……君之于诗,如陆羽之茶、刘伶之饮,义取自娱,事无妨废。居常服膺宋儒玩物之诫,公事未毕,不得读书观画。及退食萧然,绿茗一杯,石叶数片,清吟抱膝,入兴成章,圆若流珠,熟于美酝。盖自少至老,口诵之书殆逾万卷,手钞之牍不啻百本,腹笥充积,俯拾即是。每见人苦吟三日不成一字,或积学半生,著书不盈寸许者,辄目笑之以为钝士。昔刘后村有言: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今人不能道语,被诚斋道尽。若吾云门者,其殆兼之欤!其殆兼之欤!”


《诗品•卷中》评刘琨、卢谌:其源出于王粲。
《诗品•卷中》评郭璞云:宪章潘岳。
《诗品•卷中》评袁宏:彦伯咏史,虽文体未遒,而鲜明紧健,去凡俗远矣。
《诗品•卷中》评郭泰机、顾恺之等: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
《诗品•卷下》评王济、杜预、孙绰、许询:永嘉以来,清虚在俗。
《诗品•卷下》评戴逵: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逵子颙,亦有一时之誉。
《诗品•卷下》评殷仲文:晋宋之际,殆无诗乎?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续晋阳秋》:(许)询有才藻,善属文。
《晋书•文苑传》:及金行纂极,文雅斯盛,张载擅铭山之美,陆机挺焚研之奇,潘夏连辉,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杼轴清英,穷广内之青编,缉平台之丽曲,嘉声茂迹,陈诸别传。
《宋书•谢灵运传》: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
《南齐书•文学传论》: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情新,得名未盛。
《诗薮》外编卷二: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之阶级森如也。
又云:晋、宋其格卑矣,其才故足尚也。
又云:《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六朝之诗所自出也,汉以前无有也。
又云:永和修禊,名士尽倾,而诗佳者绝少,由时乏当行耳。
又云:兰亭罚觥,大令首坐。
又云:晋人能文而不能诗者袁宏,名出一时。
又云:《世说》甚重许玄度,而不谓能诗。
又云:诗文不朽大业,学者雕心刻肾,穷昼极夜,犹惧弗窥奥妙,而以游戏废可乎?孔融离合,鲍照建除,温峤回文,傅咸集句,亡补于诗,而反为诗病。
又云:晋宋以前多仙诗,唐宋以后多鬼诗。
又云:汉魏间仙诗,若王母、上元、马明及四真、九华等作,句如出一篇,篇如出一手,艳丽浮沉,靡缛相矜,真趣既乖,玄旨殊少,大类晋宋间语,皆当时文士假托也。
元陈绎曾《诗谱》评郭璞:构思险怪而造语精圆,三谢皆出于此。
又评刘琨、卢谌:忠义之气,自然形见,非有意于诗也。
清毛先舒 《诗辩坻》卷二:桃叶答献之歌,以直见古,以浅见情,乃乐府上乘语;《答团扇》虽小逊,而风调自远,思致入婉,作家所未易办。
又云:袁彦伯月下咏史,获各镇西,牛渚风流,一时胜赏。
又云:仲文《九井》之作,疏于延之,幽于平原,爽于康乐,而兼撮三公之胜,义熙诗人,独见警策矣。
《围炉诗话》卷一:两晋之诗渐有偶句,至沈、宋而极。
又云:郭璞《游仙》诗有“逸翮思拂霄”一篇,是悒郁语,可见游仙是方外以自遣也。
又云:潘、张、左、陆以后,清言既盛,诗人所作,皆老、庄之赞颂,颜、谢、鲍出,始革其制。
清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晋世群才,以绮情藻思,争长竞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