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八日,上谕鼓励办报,谓:“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

输入历史事件:

初八日,上谕鼓励办报,谓:“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

公元1898年 六月
初八日,上谕鼓励办报,谓:“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直昌言,不必意存忌讳。

”此后各地报刊益夥,录吴恒炜撰《知新报缘起》以见当时舆论:“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故国愈强,其设报之数必愈博,译报之事必愈详,传报之地必愈远,开报之人必愈众,治报之学必愈精,保报之力必愈大,掌报之权必愈尊,获报之益必愈溥。……中国人数号四百兆,非谓不庶矣,出报之处,乃不口口,分报之类,多不逾四十,销报之处不逾十万,阅报之人,不逾百万。顺天为首善之区,而阅报者寡其人,河洛为中原之壤,而传报者窘其步。且旬月之内,从而折阅者有焉,期年之间,从而中止者有焉。且其中十余种为教报,阅外国者,仅百十耳。比而较之,直百万倍之二千人之一。譬犹诸大之微尘,沧海之一滴耳。其去欧美诸邦何霄壤也?且求足以寓。甲午之变,公车上书万八千言千三百人,车声辚辚,震盖中外,古今诸国,所未有也。虽计绌于半途,事遂于不谏,而通塞之运,已渐启矣。京师士夫,于是有强学会之设。今官书局是也。旬月之间,沪上继焉。今《时务报》起重而振之。比及中年,流演海隅,加以江学提倡,湘民于变,鄂省札谕,斯风弥畅,魁哉伟矣!”(引自晚清文选


尹洙(1001—1047)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杨亿《答并州王太保书》、杨亿《殇子述》、杨亿《洪氏雷塘书院记》、杨亿《涵虚阁记》。
诗:杨亿《上元夜会慎大詹西斋分题得歌字》、杨亿《次韵和主人喜诸客见过之什》、杨亿《次韵和钱少卿早春对景有怀诸学士》、杨亿《送僧之大名府谒长城侍郎》、杨亿《贺太仆钱少卿直秘阁》、杨亿《次韵和集贤李学士寒食即事之什》、杨亿《和集贤李学士千字诗》、杨亿《次韵和阁长李舍人喜薛梁二舍人及予同时拜命之什》、杨亿《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杨亿《殿院卞侍郎赴淮南转运》、杨亿《李四赴歙州》、杨亿《中伏日省中当直》、杨亿《致仕朱侍郎归江陵》、杨亿《诸公于石氏东斋宴郑工部分韵得悲秋浮》、杨亿《次韵和慎大詹中秋待月寄西掖三舍人之什》、杨亿《孙寺丞知考城县》、杨亿《路学士知河中府》、杨亿《司农栾少卿知洪州》、寇准《过新井慈光院留题海棠》。
甲辰(八日),以右仆射张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镇戎军经略使、判邠州。
十一日,以吏部侍郎陈恕、翰林学士师颃权知贡举,主客郎中谢泌、屯田郎中杨覃权同知贡举,合格奏名进士王曾已下七十八人。
戊申(十二日),吏部郎中、直集贤院田锡权管干当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
丙辰(二十日),翰林侍讲学士邢昺讲《左氏春秋》毕,召宗室、侍读侍讲学士、王府官宴于崇政殿,赐昺等器币、衣服、金带,加昺工部侍郎。
癸亥(二十七日),改命张齐贤判永兴军府,兼马步军部署,罢经略使之职。
二十三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己未,上亲试礼部举人。
登进士第者:王曾、陈知微、李天锡、王随、孙冲、韩亿、吴济、陈亚、章得象、夏焕等。
莒公尝言:“王沂公所试《有教无类》、《有物混成》赋二篇,在生平论著绝出,有若神助云。
咸平五年,南省试进士《有教无类赋》,王沂公为第一。
王公随雅嗜吟咏,有宫词云:“一声啼鸟禁门静,满地落花春日长。
癸酉(八日),命田锡以本官兼侍御史知杂事。
十二日,寇准权知开封府。
初,礼部尚书温仲舒知开封府,以繁剧求罢,又面陈不堪外任,愿优游台阁。
先是,上于龙图阁藏太宗御书。
庚戌(十九日),左仆射、平章事吕蒙正加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李沆加右仆射。
癸丑(二十二日),以职方员外郎、分司西京乐史直史馆。
丁丑(十六日),以宰臣吕蒙正`李沆并兼门下侍郎。
上以龙图阁及后苑所藏书籍尚多舛误,欲重加雠对,甲申(二十三日),诏流内铨于常选人内择历任无过、知书者十五人以闻,命吏部侍郎陈恕、知制诰杨亿试之。
(辽圣宗统和二十年)是岁,放进士邢祥等六人及第。
吴淑卒,56岁。
著有:《异僧记》一卷(《宋史•艺文志五》)、《江淮异人录》三卷(《宋史•艺文志五》)、《秘阁闲谈》五卷(《宋史•艺文志五》)、《事类赋》三十卷(《宋史•艺文志六》)、《说文五义》三卷(《宋史》本传)、《吴淑集》十卷(《宋史》本传)。
安德裕卒,63岁。
著有:《滕王广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二》)、《安德裕集》四十卷(《宋史》本传)。
师颃卒,67岁。
著有:《师颃集》十卷(《宋史》本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