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四日,李慈铭(183O—1894)卒于京师。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四日,李慈铭(183O—1894)卒于京师。

公元1894年 十一月
二十四日,李慈铭(183O—1894)卒于京师。

临殉以所为《日记》七十余册付沈曾植《清史稿•文苑三》:“慈铭为文沉博绝丽,诗尤工,自成一家。性狷介,又口多雌黄。服其学者好之,憎其口者恶之。日有课记,每读一书,必求其所蓄之深浅,致力之先后,而评骘之,务得其当,后进翕然大服。著有《越缦堂文》十卷,《白华绛跌阁诗》十卷、《词》二卷,又日记数十册。弟子著录数百人,同邑陶方琦为最。”孙宝圭《会稽李慈铭传》:“先生既少喜为诗,故生平所学以诗为最用心。亦最得意。其于汉魏以降数千百家源流正变、奇偶真伪,无不贯于胸中,亦无不取其长而学之,而所致力尤莫如杜焉。……论者谓越中奇才,近代惟胡石笥征君天游及先生为最。先生后出,所学与征君略异,而其穷愁以死则同也。”宋慈抱《会稽李慈铭传》:“慈铭自谓于经史子集及稗官、梵夹、词曲,无不涉猎而模仿之。所学于史为稍通,所作有古文、骈文、诗馀、乐府、杂说、杂考、杂志,综之为笔记。所得意莫如诗,溯汉迄今数千百家,源流正变,奇偶真伪,无不贯穿最其长而学之,致力在杜工部。又曰:‘余诗足以征闾里之见闻、乡邦之文献,而国是朝局之是非亦有足采焉。’识者以为知言。……所指授成名者为多,门下著录甚夥,有为友改从北面者樊增祥诸人,增祥挽诗云:‘卢山驳杂新城浅,持较先生总未堪!’盖推许至矣。”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二十:“(诸碑传所列著述)自骈体文钞《诗初集》之类有刻本外,余皆有录无书,大半皆平日读书杂钞笔记之属,本不足以言著述也。要其一生所学,悉萃于《越缦堂日记》中。余尝反复究览,知慈铭于经史小学,皆无专长。一生又好雌黄,不轻许可,终不免文士陋习。清史稿列之文苑传末,实为平允。”


吴守淮、田艺蘅为梅鼎祚《黄白纪游》作叙。
余曰德为欧大任《北辕集》作序,欧大任为王世贞所定广五子之一。
汪道昆为王世贞《弇州四部稿》作序。
张居正闻父讣而不奔丧,台省复会疏请留,夺情事起。
张时彻(1500一1577)卒。
副都御史庞尚鹏致函张居正,论夺情事极为切直,居正深衔之。
顾大典(1541—1596)作《清音阁集自叙》。
赵用贤、吴中行、邹元标、艾穆、沈思孝等以论张居正“夺情”事相继罢黜谪戍。
汤显祖作《寄宣城梅禹金》诗。
许国为吴中行、赵用贤饯行,镌玉杯一、犀杯一以赠。
翰林院侍讲于慎行(1545—1607)以论夺情事忤张居正。
田一隽有感于张居正夺情事,作《无题》诗。
沈懋学(1539一1582)拟救建言诸臣,疏格不得上。
邹元标以论张居正夺情谪戍都匀,黔士从游者甚众。
林。
朱孟震大计入京,造访国子监助教欧大任(1516—1595)。
王衡作《和归去来辞》,劝父王锡爵辞官。
沈明臣《通州志》成书。
凌迪知《太史华句》成书。
潘之恒寄寓常州,与昆山腔艺人徐宗南、潘大、褚养心等过从甚密。
朱睦㮮举宗正,领宗学事。
申时行任吏部左侍郎。
李贽赴云南姚安太守任。
郑若庸(1489—1577)卒。
文翔凤(1577一?)生。
王世贞、梁辰鱼等宴集周氏园中。
梅鼎祚作《与玄草自序》。
十九日,立皇后王氏。
梅守箕作《校次与玄草题辞》。
马自强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以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