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诗话》一书,引证该博,又无随园佻纤之失,信从者多。

输入历史事件:

诗话》一书,引证该博,又无随园佻纤之失,信从者多。

公元1815年 四月
诗话》一书,引证该博,又无随园佻纤之失,信从者多。

予窃有惑焉,不敢不商榷,以质后之君子。其书亦推张曲江为复古,李、杜为冠冕,杜可直接《六经》。而酷好苏诗,以之导引后进,谓学诗只此一途,虽根本忠爱之杜诗,必不可学,‘人不知杜公有多大喉咙,以为我辈亦可如此,所以棼如乱丝’。夫苏诗非不雄视百世,而杜诗者,尤人人心中自有之诗也。今望而生怖,谓不如苏之蹊径易寻,则是避难就易之私心,犹书家之有侧锋,仕途之有捷径,自为之可耳,岂所以示天下耶!又谓‘五言诗自苏、黄后,放翁已不能脚踏实地。居此后者,欲以平正自然,上追古人,其谁信之’。夫苏、黄之诗,标新领异,旁见侧出,原令人目眩心摇。然久于其中,竟谓举世之人,舍此断无出路,何其轻量人才之甚也!且必不以平正自然为诗,则诗之为物,累人心术亦甚矣!尤可异者,偏爱苏诗,并以遗山《论诗绝句》中攻苏之作,亦傅会为爱苏之论也。如: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此首明以‘沧海横流’责苏,而石洲以为遗山自慨身世。 ‘金人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此首明言苏门无忠直之言,故致坡诗竞出新态,而石洲以为‘收足认苏之旨,即苏诗始知真放本精微意。’ ‘百年才觉古风回,元佑诸人次第来。讳学金陵犹有说,竟将何罪废欧梅?’此首明言欧、梅甫能复古,而元佑、苏、黄诸人次第变古,学元佑者,废金陵犹可,废欧、梅则必不可。而石洲以为‘回字乃坡公平格力未全回之回’,何尝有人讳学金陵,何尝有人欲废欧、梅?此可得文章风会气脉。凡石洲所解,皆与遗山本诗义理迥不入,脉络绝不贯,不知何以下笔?盖既为偏好苏诗所蔽,而又不敢贬遗山,故于无可解说处,亦强为傅会,遂使人览之茫然耳。且遗山贬苏如此,而石洲犹以为‘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屡屡举此语以教人,古人有知,岂不为遗山所笑! ……总之矫七子学唐太似之病,必然师法苏、黄。此论竹坨已及之,石洲亦引之而故蹈之,为偏好所蔽耳。虽诗教广大,各明一义,亦无不可,然心目之间,必能洞澈源流,乃可抑扬前哲。若自甘偏霸,遂斥中声,震其大名,从之而靡,不能不为所累也。夫以苏之豪于诗,而倡言学之者犹足累人,况降于此者哉!论诗者诚不可不慎于言矣。”崔旭《念堂诗话》云:“翁覃溪石洲诗话前五卷论唐、宋、金、元诸家,有明一代等诸自郐,持论精凿,皆从深心探索而出,不似《说诗啐语》多公家言,尤不似近日名公游谈无根,以尖酸谐谑、漫肆讥刺为能,其大旨同竹坨之主学。而其独得处,喜奥博不喜昌明,喜幽深不喜平直,喜含蓄不喜发露。所推重者,王、孟、李、杜、韩、白、苏、黄诸大家外,唐则司勋、东川、苏州柳州诸家,宋则卢陵、荆公,而尤服膺金之遗山、元之道园。至文房、宾客、剑南、简斋,皆有微词,而尤贬玉川、东野、松陵、后山、诚斋、仲宏诸家。予尝参观遗山、道园两家,遗山诸体实胜道园;而覃溪深所倾倒,亦资性所近然也。”


谢墉调礼部左侍郎。
谢启昆调任扬州知府。
冯廷丞以失察江西文字狱得罪,逮刑部,旋被赦。
翁方纲、钱载、杨芳灿、吴锡麒、张燕昌等集会。
俞蛟与章次山、郑少白游京师万柳堂。
徐蟻作《镜光缘》传奇。
记》、《联芳楼》,皆以自己笔端,代古人口吻,摹写成剧,非有寄托。
二十五日。
王尔扬撰李范墓志称皇考案发。
初七日,唐鉴(1778—1861)生。
刘翱供状案发,七月止。
公元1778年。
杨芳灿廷试一等,引见以知县用,发甘肃。
章学诚返永清,续修《永清志》。
钱大昕主钟山书院讲席。
初九日,汤贻汾(1778—1853)生。
十五日,申甫卒,年七十三。
黎大本私刻《资孝集》案发,七月止。
蒋士铨北上人京。
袁继咸《六柳堂集》案发,九月止。
李调元自序《赋话》十卷。
翁方纲、桂馥、张燕昌等集会。
汪柱作《诗扇记》传奇。
朔日,王昶序杨芳灿《真率斋初稿》十卷词二卷。
汪沆序厉鹗《樊榭山房文集》。
初四日,李文藻卒,年四十九。
公元1778年。
诗,尤为雄健。
十四日,翁方纲等小集。
姚鼐自扬州梅花书院归里,时年四十八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