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焦循作《易图略自序》、《易通释自序》。

输入历史事件:

焦循作《易图略自序》、《易通释自序》。

公元1813年 十一月
焦循《易图略自序》《易通释自序》

二书成于本年。本年,焦循又成《易余龠录》二十卷、《易话》二卷、《注易日记》二卷、《易广记》三卷。有《书徐文长集后》。闵尔昌《焦理堂先生年谱》云:“先生承家学,幼年即好《易》。……丁父忧后,乃遍求说《易》之书阅之,撰述成帙。甲子后,复精研旧稿,悟得洞渊九容之术实通于《易》,乃以数之比例求《易》之比例,拟撰《通释》一书。丁卯病危,以《易》未成为憾。病瘳,誓于先圣先师,尽屏它务,专治此经,日坐一室,终夜不寐,遂成《易通释》二十卷。……《易通释》既成,复提其要,为《图略》八卷,凡图五篇、原八篇,发明旁通相错时行之义;论十篇,破旧说之非。是年十一月冬至前五日,作《易图略自序》是为《雕菰楼易学》之二。冬至前二日,作《易通释自序》是为《雕菰楼易学》之三。……先生易学既成,数年中有随笔记录之书,编次之得二十卷,名曰《易余龠录》,凡友朋门弟子所问答,及于《易》者取人。三书外,多有所余,复录而存之,得二卷,名曰《易话》。自是年,立一簿,稽考所业,得二卷,名曰《注易日记》,又有《易广记》三卷。”


翟汝文(1076—1141)卒。
李清照五十八岁。
朱熹十二岁。
乙巳,金命伐高丽。
宋使进誓表于金。
洪皓不就金朝官。
赵士懷被流放于建州。
胡士将(1085—1142)卒。
两浙文风渐盛,温州举人尤多。
陈诚之等二百五十三人中进士。
金册宋高宗为帝。
夏国地震,逾月不止.地裂泉涌,出黑沙,岁大饥,乃立井里以分赈之。
宋金互市榷场。
宋制定常行仪仗之规格。
回鹘遣使向金纳贡。
宋割和尚原于金。
宋封秦桧为魏国公。
宋诏中外臣民可用乐。
张俊罢枢密使。
尹焞(1071—1142)卒。
宋礼部定太学名额。
綦崇礼(1083—1142)卒。
吴激(?—1142)卒。
刘著,生卒年不详,约于本年前后在世。
李清照五十九岁。
朱熹十三岁。
宋复置国子监太学。
高闶奏言太学事,教育科举渐正规。
宋朝修筑圜丘。
蒙古反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