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乡试。

输入历史事件:

乡试。

公元1807年 秋
乡试

万承风吴荣光浙江乡试考官。(《荷屋府君年谱》)姚文田任山东乡试考官。(《续碑传集》卷八《礼部尚书姚文僖公墓志铭》)何凌汉充广东乡试副考官。(阮元《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晋赠太子太保谥文安何公神道碑铭》)汤金钊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先文端公自订年谱》)中式者有:汪喜孙、杜煦、宋咸熙、毕亨、吴维彰、晏贻琮、程虞卿(以上据《清代名人大事纪年》)、姚莹(《姚石甫先生年谱》)、郭尚先(《兰石公年谱》)、刘珊(《续碑传集》卷三十九《颖州知府刘君墓志铭》)、杜煦、王衍(沈元泰《王衍梅传》)、沈钦韩(王鎏《宁国县训导沈君墓志铭》)。


永宁寺浮图为火所焚,或三月不绝。
诏以长山王妹乐安公主许蠕蠕,改为兰陵公主。
孝武帝图高欢,率十余万众次河桥,遂西奔长安依宇文泰。
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东魏孝静帝。
孝武帝为宇文泰所鸩。
裴伯茂为《迁都赋》。
邢昕与从叔子才、魏季景、魏收同征赴都。
贺拔胜奔梁,阳休之随之南奔。
释法上四十岁,游化怀卫,为魏大将军高澄奏入于邺。
魏译佛经十九人,出经律论四百十九部。
徐勉卒,时年七十。
刘孝绰除安西湘东王咨议参军。
刘遵卒,皇太子深悼惜之。
萧纲与湘东王书,为宫体文学张目。
吾辈亦无所游赏,止事披阅,性既好文,时复短咏。
吾既拙于为文,不敢轻有掎摭。
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湘东王萧绎周围亦文士济济。
附录:佛教与宫体诗之产生 。
一、佛教“妇女观”与宫体诗之产生 。
佛教“妇女观”之影响与宫体诗的产生,或亦不无关系。
以妇女为描写对象的梁代宫体诗,必然折射出这一时代士人对妇女的态度。
遍稽《大藏经》中在有梁一代能够见到的经典,佛经对妇女的看法几乎是异口同声,几为佛教常识,当为梁代奉佛之士所熟悉。
《大正藏》第二十五卷释经论部上(一)《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曰:“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堕地狱中者甚众多,便问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缘故。
对于梁代士人接受这种佛教“妇女观”的情况,有必要作细致的考察。
如上所说,佛典对于妇女天赋属性的诋毁往往是就其品性、情欲同时提及,“嫉妒”与“淫欲”、“姿态”是佛教对于妇女的基本评价。
释家认为女子天性“淫欲”的“妇女观”首先为译经僧人所接受。
这种观念把处于两性关系中的男女分别对待,一切的丑恶、污辱与不祥尽可归诸女子一边,而对于男子一边,却轻轻开脱了,甚至丝毫不加指责,只是规劝男子:女人不值得恋眷。
然佛教的思维方式是“于五欲中生大不净想”[9]。
然而这样的随机说法,在梁代士人那里却难免遇到了障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