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百川《绿野仙踪》一百回成书。

输入历史事件:

李百川《绿野仙踪》一百回成书。

公元1762年 本年
李百川绿野仙踪一百回成书

钞本(百回本)自序云:“余家居时,最爱谈鬼,每于灯清夜永际,必约同诸友,共话新奇,助酒阵诗坛之乐。后缘生计日蹙,移居乡塾,殊歉,嫌固陋寡闻,随广觅稗官野史,为稍迁岁月计。奈薰莸杂糅,俱堪喷饭。后读情史说郛《艳异》等类数十余部,较前所寓目者,似耐咀嚼。然印板衣折,究非荡心骇目之文。继得《江海通幽》《九天法箓》诸传,始信大界中真有奇书。余彼时亦欲破空捣虚,做一《百鬼记》。因思一鬼定须一事,若事事相连,鬼鬼相异,描神画吻,较施耐庵《水浒》更费经营。且拆袜之才,自知线短,如心头触胶盆,学犬之牢牢,鸡之角角,徒为观者姗笑无味也。旋因同志怂恿,余亦心动久之。未几,叠遭变故,遂无暇及此。丙寅,又代人借四千余金,累岁破产,弥缝仅偿其半。癸酉,携家存旧物,远货(杨)[扬]州,冀可璧归赵氏,做一潇洒贫儿。无如洪崖作祟,致令古董涅槃。若非余谷家叔宦游盐城,恃以居停糊口,余宁仅漂泊陌路耶!居盐两月,即为竖所苦,百药罔救。家叔知余聚散萦怀,于是岁秋七月,奉委入都之前二日,再四嘱余著书自娱。余意著书非周流典坟、博瞻词章者,未易轻下笔,勉强效颦,是无翼而学飞也。转思人过三十,何事不有,逝者如斯,惟生者徒戚耳。苟不寻一少延残喘之路,与兴噎废食者何殊?况嶒峦绝山献,积石可成;飞流悬瀑,积水可成。诗赋古作,固不可冒昧结撰。如小说二字,千手雷同,尚可捕风捉影,攒簇渲染而成也。又虑灰线草蛇,莫非衅窦,以穷愁潦倒之人,握一寸毛锥,特辟幽踪,则弥衡之骂,势必笔代三挝,不惟取怨于人,亦且损德于己。每作此想,兴即冰释。然余书中,若男若妇,已无时无刻不目有所见,不耳有所闻,于饮食魂梦间矣。冬十一月,就医(杨)[扬]州,旅邸萧瑟,颇愁长夜,于是草创三十回,名曰绿野仙踪,付同寓读之,多谬邀许可。丙子,余同祖弟说严授直隶辽州牧,专役相迓。至彼九越月,仅赠益二十一回。戊寅,舍弟丁母艰,余羞回故里,从此风尘南北,日与朱门作牛马,劳劳数年,于余书未遑及也。辛(拏)[巳],有梁州之役,途次又勉成数回。壬午,抵豫,始得苟且告完。污纸秽墨,亦自觉鲜良极矣。总缘蓬行异域,无可遣愁,乃作此呕吐生活耳。昔更生述松子奇踪,抱朴著壶公逸事,余于列仙传内添一额外神仙,为修道之士悬拟指南,未尝非吕纯阳欲渡尽众生之志也。至于章法、句法、字法有无工拙,一任世人唾之骂之已尔。夫竹头木屑,尚同杞梓之收;马勃牛溲,并佐参苓之用。余一百回中,或有一二可解观者之颐,不至视为目丁喉刺,余荣幸宁有极哉!”(绿野仙踪百回本卷首)是书初以百回钞本流传,至道光十年始付刻印行,刻本为八十回。又,钞本书前有虞大人总评,每回内有其少量夹评,虞大人未详何人。


吴玠败金兵于和尚原。
是夏,陈与义抵会稽行在所,继除兵部员外郎,有诗。
入秋后,陈与义有诗。
宋高宗作《渔父词并序》。
秦桧野心大,军政一把抓。
高宗诏赠程颐直龙图阁。
汪藻请修日历。
壬申,陈与义迁起居郎,有诗。
同卷,《醉中》:“醉中今古兴亡事,诗里江湖摇落时。
丁未,陈与义请遣使往河南省视诸陵,因抚问所屯将士。
王德歼邵青之众于崇明沙。
吴玠兄弟和尚原之捷。
宋朝初置见钱关子。
金以陕西地畀刘豫。
是冬,陈与义有诗多篇。
同卷,《梅花二首》,其一:“铁面苍髯洛阳客,玉颜红领会稽仙。
同卷,《雨》:“听雨披夜襟,冲雨踏晨鼓。
同卷,《瓶中梅》:“明窗净棐几,玉立耿无邻。
除夕,陈与义有诗。
同卷,《雨中》:“北客霜侵鬓,南州雨送年。
袁枢(1131—1205)生。
叶梦得为主和派朱胜非所排挤,出为江东安抚大师兼寿春等六州安抚使,作词《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
朱熹本年二岁。
高宗命科场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韩世忠镇压建州起义,李纲驰见劝予宽饶。
金主下诏,于辽故地平均士庶赋役。
陈与义本年四十三岁。
宋朝以李纲为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
宋封交趾郡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