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本月或稍后,翁照卒,年七十九。

输入历史事件:

本月或稍后,翁照卒,年七十九。

公元1755年 三月
本月或稍后,翁照卒,年七十九。

沈德潜《翁霁堂传》《归愚文钞》卷一七)。《国朝诗别裁集》卷三○:“翁照字朗夫,江南江阴人。太学生。著有《赐书堂诗文集》。朗夫小心敬慎,虽仆隶下人,不衣冠不见也。事上接下,以诚以礼。嵇、高二相国先后以鸿博、经学荐,皆不遇。与予相约为耦耕伴侣,结庐有日矣。乃倏焉殂谢,友生为位以哭,多失声者。少年诗专工佳句,后渐臻老境,识力俱高,有虞伯生老吏断狱之目。”录其《咏史》等诗十三首。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录其《春柳》诗。王昶《蒲褐山房诗话》:“霁堂少时曾奉教于毛西河太史西河序其诗,盛为推挹。尝咏蓑衣,有‘风雨一身秋’之句,从此得名。后在浙幕中。诗亡失大半,今所刊《赐书堂集》,十之三四尔。其为时传讽者,则有‘一抹夕阳连汉苑,二分春色在芜城’,‘小楼夜半朦胧月,深院秋千淡宕风’,‘春拂河桥风乍转,绿昏江店雨初来’……沈椒园臬使云:‘先生年高,藤杖方袍,须眉朗映,其诗风致盎然,而神韵潇洒。”’(《湖海诗传》卷六)晚晴簃诗汇卷七三:“诗堂宇未闳而裁量精密,多亲切有味之语。流传佳句甚夥。如《与友人寻山》云:‘友如作画须求澹,山似论文不喜平。’《赠沈椒园侍御》云:‘午夜疏灯焚谏草,春风小驿见常花。’风味不减放翁。”录其诗七首。《清史列传》本传:“时吴中诗人最著者潘高、许廷鑠、李果盛锦,照与之埒。”“尤工章奏,往来江、淮、燕、豫间,大吏争延至幕。”贩书偶记卷一五:“《赐书堂文稿》六卷、《诗稿》四卷,海阳翁照撰。乾隆间精刊。”


又云:晋宋以前多仙诗,唐宋以后多鬼诗。
又云:汉魏间仙诗,若王母、上元、马明及四真、九华等作,句如出一篇,篇如出一手,艳丽浮沉,靡缛相矜,真趣既乖,玄旨殊少,大类晋宋间语,皆当时文士假托也。
元陈绎曾《诗谱》评郭璞:构思险怪而造语精圆,三谢皆出于此。
又评刘琨、卢谌:忠义之气,自然形见,非有意于诗也。
清毛先舒 《诗辩坻》卷二:桃叶答献之歌,以直见古,以浅见情,乃乐府上乘语;《答团扇》虽小逊,而风调自远,思致入婉,作家所未易办。
又云:袁彦伯月下咏史,获各镇西,牛渚风流,一时胜赏。
又云:仲文《九井》之作,疏于延之,幽于平原,爽于康乐,而兼撮三公之胜,义熙诗人,独见警策矣。
《围炉诗话》卷一:两晋之诗渐有偶句,至沈、宋而极。
又云:郭璞《游仙》诗有“逸翮思拂霄”一篇,是悒郁语,可见游仙是方外以自遣也。
又云:潘、张、左、陆以后,清言既盛,诗人所作,皆老、庄之赞颂,颜、谢、鲍出,始革其制。
清田雯《古欢堂杂著》卷二:晋世群才,以绮情藻思,争长竞胜。
清鲁九皋《诗学源流考》:及金陵既下,混一晋统,而陆氏机、云入洛,与张华兄弟齐名,时称“二陆三张”。
清李调元《雨村诗话》卷上:晋如张华之博物,束皙之补亡,陆机、陆云之抗衡汉、魏,潘岳、左思之渊冲高旷,张载、张协之叶韵筼篪,刘琨、卢谌之音节悲凉,皆大家也。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过江以还,越石悲壮,景纯超逸,足称后劲。
清庞垲《诗义固说》卷下:晋人去魏不远,乃不以达意为诗,而以修辞为诗,意不中出,而词由外来,诗遂亡。
近人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第四课《魏晋文学之变迁•总论》:晋人文学,其特长之处,非惟析理已也。
东汉以来,词赋虽逞丽词,左思《三都》矫之,悉以征实为主。
晋代之诗如张华、张载之属,均与士衡体近;然左思、刘琨、郭璞所作,浑雄壮丽,出于嗣宗。
晋人碑铭之文,如傅玄《江夏任君墓铭》、孙楚《牵招碑》、潘岳《杨使君碑》、潘尼《杨箫侯碑》、夏侯湛《平子碑》,均以汉作为楷模;然气清辞畅,则晋贤之特色,非惟孙绪、王导、郗鉴、庾亮、庾冰、褚褒诸碑已也。
晋代论文,其最为博大者,惟陆机《辨亡》《五等》,干宝《晋纪•总论》诸篇。
司马睿为晋王,作《改元大赦令》。
王导拜右军将军,迁骠骑将军,作《上疏请修学校》。
王敦迁征南大将军,作《上言父子生离服限》。
纪瞻任侍中。
贺循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改拜太常,作《颍川豫章庙主不毁议》《弟兄不合继位昭穆议》及《又议》《答尚书下太常祭祀所用乐名》《答尚书符问籍田应躬祠先农否》《遭难未葬入庙议》《丁潭为琅邪王裒终丧议》。
庾亮拜中书郎。
王廙任荆州刺史,作《白兔赋并序》。
丙寅,刘琨上表劝进。
温峤奉表南下劝进,时为左长史。
晋王司马睿作《报刘琨劝进令》《答刘琨等令》《讨石勒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