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初十日,杨椿卒,年七十八。

输入历史事件:

初十日,杨椿卒,年七十八。

公元1753年 十二月
初十日,杨椿卒,年七十八。

齐召南《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公墓志铭》《宝纶堂文钞》卷八)。《墓志铭》云:“生平无他嗜好,惟以经术、史才为文章自娱。临川李公穆堂、桐城方公望溪于人罕推服,独推服公。一云文惟其是,似韩子;一云得太史公之神;似欧阳。士林奉为定论。”《孟邻堂文钞》十六卷嘉庆二十四年杨鲁生刊行。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四“《孟邻堂文钞》十六卷”:“(召南)又称其自删订《孟邻堂集》为二十六卷、别集六卷,则今本十六卷,由其曾孙鲁生所校刊,而题曰《文钞》者,盖由选辑而成,非全帙也。”朱珪《孟邻堂文钞序》:“珪乃得尽读先生之文,见其与馆阁诸公辩论史志,侃侃不阿;与齐次风先生论周礼,贯串精核;及经考史论数十篇,皆卓然蜂涌正出,非本原深厚,乌能亹亹汩汩沛乎若决江河而东注也;《惠帝论》言宦寺之紙,《易储论》辨忠愍之不谏,尤具知人论世之识,可为作史者法;其他旌淑阐幽之作,皆征实可传。然则先生之学,其不愧古之立言者欤?岂徒以鞶帨虫篆之词,为世禅雕龙者夸其焜耀哉!”(《知足斋文集》卷一)赵怀玉《孟邻堂文钞序》:“吾郡之以古文名者,自唐襄文后,如邵子湘、董文友诸君,继起不乏。而近时耳熟而心仪,尤在农先先生与蒋东委先生。”“邵、董规仿古人,或未尽离窠臼;先生则空所依傍,辞必己出。蒋氏虽治孟子,但取其法度周密;先生治经,则必究其是非得失,岂不卓然为吾郡之文之冠哉!”(《国朝文汇》乙集卷四七)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孟邻堂文钞》:“前有朱石君太傅、赵味辛郡丞两序,凡十六卷。学士颇以古文史学名,其文平正而乏剪裁,论明史事殊有深识。卷五至卷十序说,考辨书论,皆言经义,如《说卦考》《伏书孔书篇数考》《盘庚考》《武成考》《伏书非口授辨》《汉儒不见古文尚书辨》《郑声淫说》等作皆有卓见。其时汉学诸儒未出,即百诗阎氏之书亦似未见,而所说多与阎、惠、江、王诸家暗合。其论九族,虽异先儒,亦为近理。其论服制、丧主诸书,皆有可取。惟以孝经为汉、晋诸儒所缀辑,条驳其谬;以周礼文种吴起、李俚、申不害之徒所增窜,有与齐次风书十二首,皆各举一事推论其非;以仪礼为鲁臣臧文仲、季文子等所为;以《诗》为无风雅、正变之分;以《关雎》《鹊巢》《采蘋》为皆求贤人之诗:则皆不根之言矣。”《国朝文汇》甲集卷四九录其《明惠帝论》等文三篇。


五日(乙丑),白敏中拜相。
宣宗尽改武宗朝毁佛之政,大举兴佛。
增置八寺;僧、尼依前隶功德使,不隶主客,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给牒。
李群玉仍在长沙,游东湖,作《东湖二首》。
白敏中荐马植入相。
白居易、李绅、王起均至耄耋之岁,旧友零落,自居易感而作《予与山南王仆射、淮南李仆射事历五朝,逾三纪,海内年辈今唯三人,荣路虽殊,交情不替,聊题长句寄举之、公垂二相公》。
李绅(772—846)卒于淮南节度使任,年七十五,赠太尉,谥文肃。
著名。
白居易(772—846)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
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白氏长庆集序》赞曰:“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
之;不解,则易之。
壬申,葬武宗于端陵。
宣宗悉反会昌之政,欲委重任于武宗朝被贬逐者,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皆自贬所内迁。
李德裕复自荆南节度使改京都留守,解平章事。
杜牧由池州刺史转睦州,途中作《新定途中》、《泊秦淮》、《登九峰楼》等诗。
李群玉仍在长沙,重阳日作《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陈陶本年秋在江西,有《钟陵秋夜》、《钟陵道中作》、《经徐稚墓》、《题徐稚湖亭》等诗。
许浑本年秋西行途中经淮阴,时韦王瓘任楚州刺史。
约本年秋,赵嘏作《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寄桂管观察使杨汉公。
李商隐时在秘书省正字任,作《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以江西观察使周墀为义成军节度使、郑滑观察等使。
许浑仍在南海,岁暮曾因公事至岭南东道新州所属之新兴,作《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
杜牧赴睦州任经杭州,逆宣宗朝崇佛之风气,撰《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见吴在庆《杜牧论稿•杜牧诗文系年及行踪辨补》),激切指斥崇佛之弊,云:“梁武帝明智勇武,创为梁国者,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况下辈固惑之。
李群玉约本年冬暮离长沙,将往番禺,作《将之番禺留别湖南府幕》诗。
杜牧不满科第选士子弟时遭排斥,约本年前后上书高元裕言及其事,高时任宣歙节度使(见《唐方镇年表》卷五)。
白敏中本年拜相(据《旧唐书•宣宗本纪》),杜牧《上白相公启》盖亦本年之作。
李群玉约本年游寓长沙,作《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佚名撰志怪传奇集《会昌解颐》四卷。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