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李绂卒,年七十八。

输入历史事件:

李绂卒,年七十八。

公元1750年 本年
李绂卒,年七十八。

全祖望《阁学临川李公神道碑铭》鲒埼亭集卷一七)。《神道碑铭》云:“尝谓公之生平尽得江西诸先正之裘冶,学术则文达、文安,经术则盱江,博物则道原、原父,好贤下士则兖公,文章高处逼南丰,下亦不失为道园,而尧舜君民之志不下荆公,刚肠劲气大类杨文节,所谓大而非夸者,吾言是也。”方苞《李穆堂文集序》:“其考辨之文,贯穿经史,而能决前人之所疑;章奏之文,则凿然有当于实用;记、序、书、传、状、志、表、诔,因事设辞,必有概于义理,使览者有所感兴而考镜焉。其平生所志,及已见于设施者,即是编以求之,抑可以得其崖略矣。”(《方苞集》卷四)袁枚《内阁学士原任直隶总督临川李公传》:“公博闻强记,藏书五万卷,手加丹黄,其宏纲巨旨,都能省记。”“少好陆、王之学,不喜朱子。”(《小仓山房续文集》卷二七)随园诗话卷九:“李穆堂先生诗,以少作为佳;位尊后,有率易之病。予所喜者,皆其未第时及初人翰林之作。”录其《东平州看杏花》等诗。《国朝诗别裁集》卷二二:“穆堂来吴,问字于匠门,而学问各有所得。匠门主温雅,穆堂主阔大也。诗品不加修饰,亦复自见风标。”录其《夏至日荥泽渡黄河》等诗三首。晚晴簃诗汇卷五八录其诗二首。《国朝文汇》甲集卷四四录其《青苗社仓议》等文八篇。


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
薛元超坐与上官仪交密,自简州刺史配流巂州;在流所期间,著有《醉后集》三卷。
员半千上《陈情表》,自夸文才可比曹植、枚皋。
李峤进士及第,授安定县尉。
上官婉儿(664—710),生。
壬午,高宗幸东都。
邓王李元裕卒,卢照邻作千字诗以伤之。
诏郊庙享宴文舞奏《庆善乐》,武舞奏《破阵乐》。
于志宁(588—665)卒,年七十八。
骆宾王在齐州,作《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
卢照邻入蜀为新都尉。
吕才(?—665)卒。
高宗至泰山行封禅之礼,改元乾封;归至曲阜,追赠孔子为太师。
李嗣真撰孔子庙祝文,为高宗所赏。
卢照邻在蜀,作《登封大酺歌四首》。
高宗归至亳州,追号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甲辰,高宗还长安。
卢照邻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胡树礼作赞二篇。
十四日,诏赵仁本等刊正缮写四部书。
令狐德棻(583—666)卒,年八十四。
李义府(614—666)卒,年五十三。
张昌龄(?—666)卒。
魏知古、王上客登进士第,王勃、苏瓖、刘讷言等十二人举幽素科及第。
王勃诣阙献《宸游东岳颂》等文,为沛王李贤召为侍读,撰《平台秘略》十篇,又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
王勃任沛王侍读,游吴越,作《越州秋日宴山亭序》、《白下驿饯唐少府》等诗文。
道宣(596—667)卒于终南山,年七十二。
元万顷从征高丽,为主帅解离合诗,又作檄高丽文。
刘讷言以《汉书》授沛王李贤。
卢照邻在新都尉任,赋诗赠张柬之。
张说(667—731)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